字典帮 >古诗 >宣公祠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09-05

宣公祠

宋代  李曾伯  

公不生唐世,贞元事若何。
主恩思报切,臣罪忤时多。
佞舌攻何忍,刚肠死不磨。
倚兰凝伫久,一鹭点沧波。

宣公祠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宣公祠翻译及注释

《宣公祠》是李曾伯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宣公祠
公不生唐世,
贞元事若何。
主恩思报切,
臣罪忤时多。
佞舌攻何忍,
刚肠死不磨。
倚兰凝伫久,
一鹭点沧波。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宣公的敬意和忧思。宣公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贤明君主,他并没有生活在当时的唐朝,而是生活在一个不同的时代。诗中,作者思考着贞元时期的事情,贞元是唐朝贞观年间的一段时期,作者以此为引子,探讨了君臣之间的关系、恩情和罪过。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君臣关系的思考和君主的敬意。诗词开头两句“公不生唐世,贞元事若何”,表达了宣公并非生活在唐朝,而是在另一个时代,作者因此思索起当时的贞元时期的事情。接着,诗词转向了主恩和臣罪的议题。作者提到主恩,表明臣子应当对君主的恩情深感思考和报答之切。然而,作者也提到臣子的罪过,表示在时代的变迁中,臣子们往往会犯错或忤逆君主。接下来的两句“佞舌攻何忍,刚肠死不磨”,表明作者对于佞言和谗言对君臣关系的破坏感到愤慨,同时强调了君臣应该保持坚定的品德和正直的态度。最后两句“倚兰凝伫久,一鹭点沧波”,通过借景抒发作者的忧思之情。兰花是高雅、清香的象征,倚兰表示作者长时间思索君臣关系的深度思考。而一只鹭鸟点破了沧波,意味着作者希望能够在动荡的世局中保持清廉和正直的品德。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对君臣关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宣公的敬意和对时代变迁的忧思,同时强调了忠诚、正直和清廉的重要性。

宣公祠拼音读音参考

xuān gōng cí
宣公祠

gōng bù shēng táng shì, zhēn yuán shì ruò hé.
公不生唐世,贞元事若何。
zhǔ ēn sī bào qiè, chén zuì wǔ shí duō.
主恩思报切,臣罪忤时多。
nìng shé gōng hé rěn, gāng cháng sǐ bù mó.
佞舌攻何忍,刚肠死不磨。
yǐ lán níng zhù jiǔ, yī lù diǎn cāng bō.
倚兰凝伫久,一鹭点沧波。


相关内容11:

自和山房十咏

送罗季能赴江陵幕

题衡山县驿

白荷花

送罗季能赴江陵幕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宣公祠
    双湖真泽国,千载相公祠。中有钓鱼者,问之俱不知。...
  • 和罗季能上已羽池送客
    一雨洗红蔫,春深昼欲眠。绿潭波滉漾,紫陌骑联翩。禊事怀觞豆,官身苦槛圈。只今王逸少,重见羽......
  • 题蕺山僧竹阁
    高阁俯人世,越香清古岑。林表山烟薄,竹多苔色深。露笋翻晓箨,云房生昼阴。天风自然来,明月照......
  • 誓节渡
    仿佛经行地,还寻古渡边。山禽多白练,溪药间黄连。漠漠将晴雨,迢迢欲暝烟。恍然惊梦醒,二十有......
  • 天津桥
    袅袅朱栏倚细波,绿云相对閟嵯峨。中天车驾曾擒虏,何日楼船定入河。霁柳午阴随岸远,露桃春色过......
  • 挽蜀帅赵侍郎二首
    蜀赖宗臣力,剑光星斗高。位才登豹尾,身几付鸿毛。节概公何慊,时艰运适遭。岷山如不坏,难泯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