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八月十六日后池上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复
2025-09-08

八月十六日后池上

宋代  李复  

竹户深扃满迳苔,芙蓉落尽晓地开。
数番雨势随风去,一片秋光入座来。
已老林蝉余韵断,将归檐燕强飞回。
沙鸥时下知人意,近岸相亲眼不猜。

八月十六日后池上翻译及注释

《八月十六日后池上》是宋代诗人李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竹户深扃满迳苔,
芙蓉落尽晓地开。
数番雨势随风去,
一片秋光入座来。
已老林蝉余韵断,
将归檐燕强飞回。
沙鸥时下知人意,
近岸相亲眼不猜。

诗意:
这是一首描绘池塘景色的诗词。八月十六日后,竹户深深闭着,小径上长满了青苔。芙蓉花已经凋谢,只有在清晨时分,花瓣在地上绽放。雨水多次倾泻,随风而去,秋天的光景一片片地进入我的视野。林中的蝉鸣声已经老去,余音渐渐断绝,而将要归巢的燕子却依然努力地回飞到屋檐下。沙鸥时不时地下降,知道人们的意思,近岸时才能真正亲眼看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静谧和凄美的池塘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变化的观察,诗人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首句描绘了竹户深深关闭的景象,暗示着池塘的幽静和被遗忘的感觉。满地的青苔进一步增加了这种遗世独立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芙蓉花的凋谢,以及在清晨时分花瓣绽放的一瞬间,展现了生命的短暂和美丽的瞬间。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雨水的倾泻和秋天的光景,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这种景象的变化使人感到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

接着,诗人以已老的林蝉和将要归巢的燕子作为形象,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逆转的变化。林蝉的余韵已经断绝,而燕子却努力地回飞到屋檐下,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对归属的渴望。

最后两句以沙鸥下降的动作为引子,表达了人们的心意只有近岸时才能真正理解。这里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需要亲近和真实的接触才能产生深刻的理解和共鸣。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凄美的景象展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唤起读者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使人们对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产生感慨。

八月十六日后池上拼音读音参考

bā yuè shí liù rì hòu chí shàng
八月十六日后池上

zhú hù shēn jiōng mǎn jìng tái, fú róng luò jǐn xiǎo dì kāi.
竹户深扃满迳苔,芙蓉落尽晓地开。
shù fān yǔ shì suí fēng qù, yī piàn qiū guāng rù zuò lái.
数番雨势随风去,一片秋光入座来。
yǐ lǎo lín chán yú yùn duàn, jiāng guī yán yàn qiáng fēi huí.
已老林蝉余韵断,将归檐燕强飞回。
shā ōu shí xià zhī rén yì, jìn àn xiāng qīn yǎn bù cāi.
沙鸥时下知人意,近岸相亲眼不猜。


相关内容11:

芙蓉

留别范元长二十八韵

题载记

送人赴雅州任

题祖道篮舆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大圆庵
    星郎步履在清禅,雅结新庵赋大圆。譬喻河沙终未尽,含弘法界外无边。浑成独转离诸相,不立中间绝......
  • 出门
    夹径梧十寻,隐映柴舍深。日期凤鸟至,柯叶交繁阴。昏鸦接翅归,不闻凤鸟音。秋风黄叶落,感叹伤......
  • 景荀筑室伟甚诗以赞之
    将老从君得所图,交情及我岁寒余。适闻蒋诩开三迳,且喜扬雄就一区。尽取风烟多种竹,雅为窗室便......
  • 雪中过伊南
    低阴漠漠水漫漫,杨柳如丝不忍看。见说山前风更恶,杏花无处避春寒。...
  • 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
    轻舆共登大堤路,左手持螯不问数。风回惊怨落红飞,把酒临溪倚花树。杯中神物换凡骨,直欲呼云上......
  • 简巽老
    雨后绿阴无处著,风前黄鸟为谁歌。天为世乱相逢少,子以诗鸣不遇多。行在故人能健否,瘴江逐客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