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回
2025-09-08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

宋代  方回  

江海诸州县,新秋卷飓风。
楼台漂燕厦,城市化龙宫。
舶宝千艘覆,亭盐万灶空。
直令无片瓦,更许有孤篷。
彻底沙洲扫,连根树木童。
骨骸谁与殡,腐烂出尸虫。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

中文译文:
七月初一的淮浙地区,大潮汹涌,巨风绵延千古,前所未有。
楼台漂浮如燕的厦,城市化成了龙宫。
船只宝贵的货物千艘覆灭,盐亭万灶空无一物。
无一片瓦可见,只剩下孤单的篷船。
沙洲被彻底扫荡,树木连根被掀起。
谁来安葬这些尸骨,腐烂的尸体上爬满了虫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七月初一这一天在淮浙地区发生的巨大灾难。诗中以飓风和潮汐的形象来表达灾难的猛烈和无法抵挡的力量。楼台、城市和船只都被毁灭,形成了一幅狼藉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被风暴摧毁的一切,从屋顶的瓦片到孤独的篷船,以及被连根拔起的树木。诗中还提到了腐烂的尸体和爬行的虫子,给人以生命的消亡和死亡的恐怖感。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灾难的惨烈和毁灭的力量,表达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无力和脆弱。

这首诗通过自然灾害的描写,反映了宋代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它通过细腻的描写给人一种深刻的视觉和情感冲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灾难带来的毁灭力量和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深入思考和对生命的瞬息脆弱性的觉醒。同时,它也呼吁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警惕和对生命的珍视。

总的来说,《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描写手法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毁灭力量和人类的脆弱性。它引起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宋代人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恐惧和无奈。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qī yuè chū yī rì huái zhè dà cháo jù fēng gèn gǔ suǒ wú èr shǒu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

jiāng hǎi zhū zhōu xiàn, xīn qiū juǎn jù fēng.
江海诸州县,新秋卷飓风。
lóu tái piào yàn shà, chéng shì huà lóng gōng.
楼台漂燕厦,城市化龙宫。
bó bǎo qiān sōu fù, tíng yán wàn zào kōng.
舶宝千艘覆,亭盐万灶空。
zhí lìng wú piàn wǎ, gèng xǔ yǒu gū péng.
直令无片瓦,更许有孤篷。
chè dǐ shā zhōu sǎo, lián gēn shù mù tóng.
彻底沙洲扫,连根树木童。
gǔ hái shuí yǔ bìn, fǔ làn chū shī chóng.
骨骸谁与殡,腐烂出尸虫。


相关内容11:

上南行十二首

送赵无己之临川

独立

九月初四日大风雨近重阳无酒夜成二首

寄题毕氏鲤潭寿藏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奔牛吕城过堰甚难
    君不见奔牛吕城,南人北人千百舟。争车夺缆塞堰道,但未杀人舂戈予。南人军行欺百姓,北人官行气......
  • 次韵谢魏公辅二首
    之子如天马,终归十二闲。相期作名士,不厌坐穷山。师席抠趋际,亲庭定省间。鹤仙门户冷,今喜一......
  • 诗二首
    一牝犹嫌将两雄,趋新背旧片时中。陡忘前主能为叛,乍事他人更不忠。玉碗空亡无易马,绛桃犹在未......
  • 上南行十二首
    充官逃世名,居此深谷中。谷深夜更深,剧谈滋无穷。照壁书灯青,煨炉茶火红。门外晓鸡鸣,天地号......
  •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隋朝桧下访仙真,五十年前夜榻身。至道宫前天目顶,羡公去作卧云人。...
  • 题纳甲图
    朝有读书客,过我携酒壶。问我参同契,汝亦尝读诸。虞翻纳甲法,即是先天图。伯阳窃其秘,静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