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池上竹下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7

池上竹下作

唐代  白居易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池上竹下作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池上竹下作翻译及注释

《池上竹下作》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穿篱绕舍碧逶迤,
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
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
劳心费目觅亲知。

译文:
我穿过篱笆,绕着房舍,碧绿的池塘弯弯曲曲。
十亩宁静的居所,一半都是池塘。
吃饱了,在窗户之间,新睡醒后,
轻轻地踏着脚步,在林荫下独自行走。
水的本性淡泊成为我的朋友,
竹子解开了内心的虚荣,成为我的良师。
为什么要在这纷扰的人世间,
辛劳心思,耗费目光去寻找亲近的知己呢?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心境和人生观。诗中诗人以闲适宁静的居所为背景,表达了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不愿意在喧嚣纷扰的人世间劳心费神地寻找亲近的知己,而是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和启示,将水和竹看作自己的朋友和良师。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交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推崇。

赏析:
《池上竹下作》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并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内心淡泊宁静的追求。诗中的池塘、竹林、篱笆等元素,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和交流,表达了对喧嚣尘世的厌倦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诗中的"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水的淡泊和竹子的坚毅,成为诗人生活中的朋友和良师,启示他如何摆脱心灵的虚荣和世俗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实。这种对自然的借鉴和崇敬,凸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自然之道的追寻。

整首诗意境明朗,情感纯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借鉴,表达了诗人追求淡泊宁静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它寄托了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和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池上竹下作拼音读音参考

chí shàng zhú xià zuò
池上竹下作

chuān lí rào shě bì wēi yí, shí mǔ xián jū bàn shì chí.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shí bǎo chuāng jiān xīn shuì hòu,
食饱窗间新睡后,
jiǎo qīng lín xià dú xíng shí.
脚轻林下独行时。
shuǐ néng xìng dàn wèi wú yǒu, zhú jiě xīn xū jí wǒ shī.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hé bì yōu yōu rén shì shàng, láo xīn fèi mù mì qīn zhī.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相关内容11:

离别难

左传引逸诗

留诲曹师等诗

感樱桃花,因招饮客

答山驿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商人
    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北抛衡岳南过雁,朝发襄阳暮看花。蹭蹬也应无陆地,团圆应觉有......
  • 鹭鸶二首
    日日沧江去,时时得意归。自能终洁白,何处误翻飞。晚立银塘阔,秋栖玉露微。残阳苇花畔,双下钓......
  • 韩翃舍人即事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鸟应悲蜀帝,蝉是怨齐王。通内藏珠府,应官解玉坊。桥南荀令过,十里送......
  • 少年行二首
    游宴不知厌,杜陵狂少年。花时轻暖酒,春服薄装绵。戏马上林苑,斗鸡寒食天。鲁儒甘被笑,对策鬓......
  • 春雨
    霏霏漠漠暗和春,幂翠凝红色更新。寒入腻裘浓晓睡,细随油壁静香尘。连云似织休迷雁,带柳如啼好......
  • 杏花
    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软非因醉都无力,凝不成歌亦自愁。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