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智度师二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元稹
2025-07-22

智度师二首

唐代  元稹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
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

智度师二首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智度师二首翻译及注释

《智度师二首》是唐代元稹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智度师二首》

四十年前马上飞,
功名藏尽拥禅衣。
石榴园下擒生处,
独自闲行独自归。

三陷思明三突围,
铁衣抛尽衲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
闲凭栏干望落晖。

【中文译文】
四十年前,马上驰骋权势,如今功名已经消逝,自愿拥有了出家的僧袍。
在石榴园下抓住生命的时机,一个人独自闲逛,独自归家。
三次陷入思明世俗的纷扰,三次突然摆脱了世俗的纷扰,抛弃了铁甲,只身穿着僧袍。
在天津桥上,没有人认识他,他静静地倚在栏杆上,望着夕阳西下。

【诗意】
《智度师二首》通过诗人元稹的境遇和内心感受,描绘了一个将功名利禄抛诸脑后,选择禅修的人的境况。诗的前四句表达了诗人从权势驰骋到出家修道的经历,将四十年前的事情与现在的境况进行对比,抒发了对功名的不屑和对禅宗的向往。后四句描绘了诗人离开纷纷扰扰的世俗,独自闲行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整首诗通过对比来表达了人世间虚名的薄弱与佛法的洗尽铅华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从权势和名利中解脱,选择修道的人的心境和境遇。四十年前的驰骋与如今的归家,体现了人生的变迁与转变。诗人抛弃了衣袍权势,选择了禅修的生活,表达了对虚名的不屑和对超脱的向往。在离开了世俗的纷扰之后,诗人独自行走,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在天津桥上,没有人认识他,诗人静静地倚在栏杆上,望着夕阳西下,表达了对纷繁世事的超然态度。整首诗写意悠悠,字里行间透着诗人对人世间束缚的厌倦和对内心自由的向往。诗词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人生选择的转变和内心追求的转向,寄托了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虚名世事的厌倦。整首诗言简意赅,意境深远,寄托了诗人的人生思考和追求。

智度师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zhì dù shī èr shǒu
智度师二首

sì shí nián qián mǎ shàng fēi, gōng míng cáng jǐn yōng chán yī.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
shí liú yuán xià qín shēng chù, dú zì xián xíng dú zì guī.
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sān xiàn sī míng sān tū wéi, tiě yī pāo jǐn nà chán yī.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
tiān jīn qiáo shàng wú rén shí, xián píng lán gàn wàng luò huī.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


相关内容11:

送柳淳

观美人

赠山中老人

登楼

登阖闾古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赠渔父
    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独醒人。...
  • 送僧归敬亭山寺
    十年剑中路,传尽本师经。晓月下黔峡,秋风归敬亭。开门新树绿,登阁旧山青。遥想论禅处,松阴水......
  • 吊灵均
    万古汨罗深,骚人道不沉。明明唐日月,应见楚臣心。...
  • 病中诗十五首·初病风
    六十八衰翁,乘衰百疾攻。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肘痹宜生柳,头旋剧转蓬。恬然不动处,虚白在......
  • 急乐世辞(《乐府诗
    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蛾。秋思冬愁春怅望,大都不称意时多。...
  • 春日雪酬潘孟阳回文
    酒杯春醉好,飞雪晚庭闲。久忆同前赏,中林对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