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洗然弟竹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孟浩然
2025-09-09

洗然弟竹亭

唐代  孟浩然  

写竹  写人  言志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洗然弟竹亭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洗然弟竹亭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和你们几个兄弟,一向友爱情谊很深。
共同怀抱鸿鹄大志,都有互相救助之心。
高雅情趣借诗文表达,清风亮节存留在竹林。
共享饮酒的陶然乐趣,偶奏超俗拔群的雅音。

注释
⑴洗然:即孟浩然之弟孟洗然,曾编集《孟浩然诗集》三卷本。孟浩然有《送洗然弟进士举》诗,可知孟洗然曾经赴举,而其他事迹未详。
⑵“吾与”句:我和你们几个兄弟。二三子:语出《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⑶鸿鹄(hú)志:指远大的志向。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鸿:大雁。鹄:天鹅。
⑷昔:一作“共。”鶺(jí)鴒(líng)心:兄弟互相关切的心意。鶺鴒:一种长脚长尾的小鸟。《诗经·小雅·常棣》:“鶺鴒在原,兄弟急难。”后世用鶺鴒以喻兄弟。
⑸逸气:超脱世俗的气概、气度。假:借助。毫翰:指毛笔。亦借指文字、文章。
⑹清风:指竹亭的清爽,也暗喻人的清操洁行。竹林:此处有双关意,既切题中的“竹亭”,也是借竹林七贤之游喻指作者与诸弟在竹亭游乐事。
⑺达:旷达。一作“远”。
⑻“琴上”句:语出《晋书·陶潜传》:“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洗然弟竹亭赏析

  此诗通过竹亭述志,赞扬了兄弟之间志同道合、友爱情深的思想感情。全诗叙写自己与诸弟很友爱,且都有远大的志向,像古代的竹林七贤一样,常雅集竹亭,饮酒抚琴,以寄托豪情逸气。

  在意象运用上,此诗以竹作为清幽和隐逸的意象。竹在古代,是潇洒挺拔、高雅脱俗的逸士的象征。颈联两句的“竹林”有借竹林七贤喻指诗人兄弟之意。这里继承魏晋风度之气,以魏晋的名士风流来刻画兄弟们的高雅志趣,来烘托他们超然脱俗的品格。而“竹林”同时切诗题中的竹亭,作者也是借阮籍(竹林七贤之一)的出世之志来映照自己对遁迹竹林的出世生活的无限向往。

  从写作方法上,此诗运用了白描和用典的手法,写了竹亭集会,赋诗饮酒弹琴的和谐场面,写出兄弟之间的友爱之情。

  孟浩然诗中常表现出一种“安以乐”的太平气象,在此诗中则具体表现为“逸气”。逸气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气概、气度。陈贻焮《孟浩然诗选》认为,这里的“逸气”表现出孟浩然高雅的心情;“高雅的心情”是抽象的、综合性的体验,也是孟浩然“韵高”的方面。从陈贻焮的赏评中可以看到,在这首诗歌中,孟浩然将原本矛盾的“鸿鹄志”和“竹林”的清逸洒脱、高雅爽朗进行有意识的协调,并且调和得极为自然。此诗是孟浩然的“韵”和“才”能够统一起来的典型例子。

洗然弟竹亭拼音读音参考

xǐ rán dì zhú tíng
洗然弟竹亭

wú yǔ èr sān zi, píng shēng jié jiāo shēn.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jù huái hóng hú zhì, xī yǒu jí líng xīn.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yì qì jiǎ háo hàn, qīng fēng zài zhú lín.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dá shì jiǔ zhōng qù, qín shàng ǒu rán yīn.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洗然弟竹亭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者与诸弟常在一起,是孟浩然早年的作品。根据孟浩然《入峡寄弟》中“吾昔与汝辈,读书常闭门”句可知其有弟数人,其中之一即为孟洗然。此诗当作于孟浩然兄弟在孟洗然家竹亭游乐之时。


相关内容11:

枯鱼过河泣

如梦令

采芙蓉

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长安道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
    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
  • 生查子·软金杯
    风流紫府郎,痛饮乌纱岸。柔软九回肠,冷怯玻璃盏。纤纤白玉葱,分破黄金弹。借得洞庭春,飞上桃......
  • 子夜冬歌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 如梦令
    窗外燕娇莺妒。窗下梦魂无据。梦好却频惊,不到彩云深处。无绪。无绪。红重一帘花雨。...
  • 江城子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啼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 送韦司马别
    送别临曲渚,征人慕前侣。离言虽欲繁,离思终无绪。悯悯分手毕,萧萧行帆举。举帆越中流,望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