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点绛唇(紫阳寒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9-08

点绛唇(紫阳寒食)

宋代  陈与义  

点绛唇  

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
竹篱烟锁。
何处求新火。
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
愁无那。
短歌谁和。
风动梨花朵。

点绛唇(紫阳寒食)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点绛唇(紫阳寒食)翻译及注释

《点绛唇(紫阳寒食)》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今年的寒食节,我在紫阳山下的蛮江左岸。竹篱围绕,烟雾缭绕。我不知道哪里可以取得新的火种。我不懂乡音,只怕别人嫌弃我。心情愁苦,没有人能与我共唱短歌。风吹动着梨花的朵朵。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食节时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祭祀祖先,禁火三天,因此诗中提到寻找新的火种。诗人在紫阳山下的蛮江左岸,感受到了乡音的陌生和他人的嫌弃,使他更加思念家乡。他感到愁苦,无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只能独自面对。最后,诗中的梨花朵朵被风吹动,也许代表了岁月的流转和生活的不断变化。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寒食节时的处境,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陌生环境的困惑。他感到无法融入新的环境,不懂当地的语言,担心自己会引起他人的嫌弃。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使他愁苦不已,无法与他人分享内心的情绪。整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寥寥数语,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诗中的梨花朵朵被风吹动,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柔和的意象。梨花是春天的象征,而寒食节则处于春季,因此这一意象可以理解为希望和生机的象征。虽然诗人身处陌生的环境中,但风依然吹动着梨花,生活依然在继续,这或许给了他一丝安慰和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寒食节时的孤独和思乡之情,通过对环境和内心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对家乡的眷恋。

点绛唇(紫阳寒食)拼音读音参考

diǎn jiàng chún zǐ yáng hán shí
点绛唇(紫阳寒食)

hán shí jīn nián, zǐ yáng shān xià mán jiāng zuǒ.
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
zhú lí yān suǒ.
竹篱烟锁。
hé chǔ qiú xīn huǒ.
何处求新火。
bù jiě xiāng yīn, zhǐ pà rén xián wǒ.
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
chóu wú nà.
愁无那。
duǎn gē shuí hé.
短歌谁和。
fēng dòng lí huā duǒ.
风动梨花朵。


相关内容11:

点绛唇

水调歌(人日)

菩萨蛮

卜算子(梅)

好事近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生查子(赠陈宋邻)
    娟娟月入眉,整整云归鬓。镜里弄妆迟,帘外花移影。斜窥秋水长,软语春莺近。无计奈情何,只有相......
  • 水龙吟(周总领生朝)
    水晶宫映长城,藕花万顷开浮蕊。红妆翠盖,生朝时候,湖山摇曳。珠露争圆,香风不断,普熏沈水。......
  • 满庭芳(荷花)
    竹飐斜梢,荷倾余沥,晚风初到南池。雨收池上,高柳乱蝉嘶。冉冉莲香满院,夕阳映、红浸庭闱。凉......
  • 临江仙
    远岫螺头湿翠,流霞赪尾疏明。断虹斜界雨新晴。烟村灯火晚,江浦画难成。我向其间泛叶,终朝露渚......
  • 菩萨蛮
    凝羞隔水抛红豆。嫩桃如脸腰如柳。心事暗相期。阳台云雨迷。玉楼花似雪。花上朦胧月。挥泪执柔荑......
  • 临江仙(杏花)
    一片花飞春已减,那堪万点愁人。可能春便负闲身。细思愁不饮,却是自辜春。且共一尊追落蕊,犹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