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琴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0

琴枕

宋代  苏轼  

清眸作金徽,素齿为玉轸。
响泉竟何用,金带常苦窘。
斓斑渍珠泪,宛转堆云鬒。
君若安七弦,应弹卓氏引。

琴枕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琴枕翻译及注释

《琴枕》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女子艳美的形象并以琴为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她的赞美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澈的眸子像金色的琴徽,洁白的牙齿如同玉质的琴轸。
流动的泉水有何用处,金带常常束缚着。
斑斓的泪珠像染色的珠子,盘旋的发鬓像堆积的云朵。
如果你能安放在七弦之上,应该演奏卓氏的引子。

诗意:
《琴枕》通过以琴为隐喻,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形象。清澈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被比作琴的金徽和玉轸,突出了她的美丽和纯洁。然而,她的美貌却常常受到金带的束缚,使她感到苦闷。诗中还描绘了她眼中的泪珠斑斓多彩,发鬓如云朵般盘旋。最后,作者希望她能被安放在七弦琴上,演奏出卓氏引子的曲调,表达出对她的思念之情。

赏析:
《琴枕》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和巧妙的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中的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通过琴的形象隐喻,将女子的美貌和纯洁与音乐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唯美的氛围。同时,金带的束缚和泪珠的斑斓又给诗词增添了一丝忧伤和苦闷的情绪。最后,作者希望她能被安放在七弦琴上演奏,展示出她的才华和魅力。整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又流露出对逝去事物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感慨和情感表达能力。

琴枕拼音读音参考

qín zhěn
琴枕

qīng móu zuò jīn huī, sù chǐ wèi yù zhěn.
清眸作金徽,素齿为玉轸。
xiǎng quán jìng hé yòng, jīn dài cháng kǔ jiǒng.
响泉竟何用,金带常苦窘。
lán bān zì zhū lèi, wǎn zhuǎn duī yún zhěn.
斓斑渍珠泪,宛转堆云鬒。
jūn ruò ān qī xián, yīng dàn zhuō shì yǐn.
君若安七弦,应弹卓氏引。


相关内容11:

安国寺浴

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绿野亭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

次韵黄鲁直效进

雪后至临平与柳子玉同至僧舍见陈尉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监试呈诸试官
    我本山中人,寒苦盗寸廪。文辞虽少作,勉强非天廪。既得旋废忘,懒惰今十稔。麻衣如再著,墨水真......
  • 鹿鸣宴
    连骑匆匆画鼓喧,喜君新夺锦标还。金罍浮菊催开宴,红蕊将春待入关。他日曾陪探禹穴,白头重见赋......
  • 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
    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北归为儿子,破戒堪一笑。披云见天眼,回首失海潦。蛮唱与黎歌,余音犹......
  • 观湖二首
    乘槎远引神仙客,万里清风上海涛。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须弥有顶低垂日,兜率无根下......
  • 作书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此
    北城寒食烟火微,落花蝴蝶作团飞。王孙出游乐忘归,门前骢马紫金鞿。吹笙帐底烟霏霏,行人举头谁......
  • 次韵江晦叔二首
    人老家何在,龙眠雨未惊。酒船回太白,稚子候渊明。幸与登仙郭,同依坐啸成。小楼看月上,剧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