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僧归护国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晏殊
2025-07-19

送僧归护国寺

宋代  晏殊  

海峤黄金刹,安禅不记秋。
来膺臣宰召,归泛越人舟。
达性融三界,随缘极四流。
还持双股锡,拂藓坐岩幽。

送僧归护国寺作者简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送僧归护国寺翻译及注释

《送僧归护国寺》是宋代文学家晏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海峤黄金刹,
安禅不记秋。
来膺臣宰召,
归泛越人舟。

达性融三界,
随缘极四流。
还持双股锡,
拂藓坐岩幽。

中文译文:
海峤上矗立着黄金色的佛塔,
安心修禅,不顾秋天的来临。
你来到这里受到皇帝臣子的召唤,
现在你乘坐着越人的船归去。

你的修行达到了超越尘世的境地,
心随缘而行,达到了超越四流的境界。
你手持着双股杖,
坐在草地上的幽静岩石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僧人离开护国寺归去的情景。诗中的护国寺被形容为海峤上的黄金刹,显示了它的庄严和庄重。僧人在这里修禅,完全专注于内心的修行,不受外界季节变化的影响,即使是秋天也不为所动。

诗中提到僧人来到护国寺是应皇帝或臣子的召唤,这暗示了僧人的高尚地位和受到的重视。然而,他并不为这些尘世的荣耀所动摇,他只是默默地乘坐越人的船归去,回归本心。

诗中还描绘了僧人的修行境界。他达到了超越尘世的境地,心随缘而行,不受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达到了超越四流(指佛教中的四流,即天人阿修罗人)的境界。他手持双股杖,象征着他的身份和修行的标志,坐在草地上的岩石上,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僧人超越尘世的境地和内心的宁静。通过描绘僧人和护国寺的形象,表达了对修行和追求心灵自由的赞美和仰慕。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意象也给人以美的享受,使读者感受到宁静与超然的境界。

送僧归护国寺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ēng guī hù guó sì
送僧归护国寺

hǎi jiào huáng jīn shā, ān chán bù jì qiū.
海峤黄金刹,安禅不记秋。
lái yīng chén zǎi zhào, guī fàn yuè rén zhōu.
来膺臣宰召,归泛越人舟。
dá xìng róng sān jiè, suí yuán jí sì liú.
达性融三界,随缘极四流。
hái chí shuāng gǔ xī, fú xiǎn zuò yán yōu.
还持双股锡,拂藓坐岩幽。


相关内容11: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出塞

次韵和天章范待製上元從幸会灵观

张太傅生日诗

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山中
    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春晨花上露,芳气著人衣。...
  • 和宋子京召还学士院
    暮召三山峻,晨趋一节回。乍维青雀舫,还直右银台。陟降丹涂密,论思武帐开。欲谈当世务,元藉轶......
  • 杂咏八首
    羔豚窘虎豹,鸠雀穷鹰鸇。巧者具机弋,鸷猛还拘挛。论功莫如神,论大莫如天。悲哉区区人,乃欲逃......
  • 思王逢原三首
    布衣阡陌动成群,卓荦高才独见君。杞梓豫章蟠绝壑,骐驎騕褭跨浮云。行藏已许终身共,生死那知半......
  • 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
    前旌一幅粉书名,行路知君亦涕零。遂失词人空甫里,谩留悲鹤老华亭。主张寿禄无三甲,收拾文章有......
  • 九日北郡登高见寄
    前日登高泛玉户,击铜赓唱胶析辞。如何偶作销魂别,又复重吟把菊诗。上苑盍簪延景刻,北都投辖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