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几
2025-09-09

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

宋代  曾几  

今日携壶地,南池信杖行。
红蕖争入眼,白鹭最关情。
待得跳珠雨,来听打叶声。
菰蒲最深处,只欠小舟横。

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曾几创作的《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

今日携壶地,南池信杖行。
红蕖争入眼,白鹭最关情。
待得跳珠雨,来听打叶声。
菰蒲最深处,只欠小舟横。

译文:
今天我带着酒壶来到南池,走着我熟悉的小路。
红蕖花争相绽放,白鹭最引人注目。
等待着跳跃的雨滴,倾听着落叶的声音。
菰蒲生长的最深处,只缺一艘小船横渡。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曾几在五月六日到南池游玩的情景和内心的感受。他带着酒壶漫步在南池的小路上,欣赏着湖中盛开的红蕖花,其中一朵朵红蕖争相绽放,美丽动人。然而,在这美景之中,作者最为关注的是优雅的白鹭,它们成为了他注意的焦点,引发了他的情感共鸣。

作者等待着雨水落下,期待着雨滴跳跃的声音,同时也倾听着树叶被雨打的声音,这些细微的声音给他带来了某种安慰和乐趣。最后,他提到了池塘最深处的菰蒲,暗示了那里是他最向往去探索的地方,只是缺少一艘小船横渡,有一种渴望探索未知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南池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红蕖花和白鹭,以及雨声和菰蒲,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感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他的游览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情感和体验。

诗中的红蕖花和白鹭成为主要的意象,红蕖花象征着生机和美丽,而白鹭则象征着高雅和纯洁。作者通过对这两个意象的描绘,传达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

此外,诗中的雨声和菰蒲也增添了一种静谧和神秘的氛围。雨声给人一种舒缓和宁静的感觉,而菰蒲的描写则暗示了作者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索的欲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美和追求的情感,同时也传递了对探索未知和追寻更高境界的渴望。

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拼音读音参考

wǔ yuè liù rì wèi cóng zhēn zhī jí yú nán chí chéng zuò zhōng zhū gōng
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

jīn rì xié hú dì, nán chí xìn zhàng xíng.
今日携壶地,南池信杖行。
hóng qú zhēng rù yǎn, bái lù zuì guān qíng.
红蕖争入眼,白鹭最关情。
dài de tiào zhū yǔ, lái tīng dǎ yè shēng.
待得跳珠雨,来听打叶声。
gū pú zuì shēn chù, zhǐ qiàn xiǎo zhōu héng.
菰蒲最深处,只欠小舟横。


相关内容11:

秋雨排闷十韵

李相公饷建溪新茗奉寄

对花

次韵三首

独青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诸公次韵予复次韵二首
    梅花过后杏花前,嫩蕊装成一盖圆。恼乱春风为渠了,幽香破睡有明年。...
  • 留别荣茂实侍郎
    老为吴会客,耆旧不相忘。政以牛马走,曾陪鹓鹭行。千年书穴在,六月镜湖凉。从此登临地,回头忆......
  • 挽程伯禹尚书三首
    诚明犹博学,直谅更多闻。休父中兴杰,宣王上圣君。精忠自金石,感会合风云。不谓生刍奠,今来下......
  • 闻哭
    冬温春疫早,死者晨满街。但闻哭子悲,不闻哭母哀。老慈爱益深,壮刚气则乖。嗜欲夺天性,情恩占......
  • 张巡
    禄儿射火烧九天,鬼手不扑神听旃。群庸仰口不肯唾,反出长喙嘘之燃。睢阳城穷缩死鳖,危系一发悬......
  • 谢胡帅饷酥
    虎头骨相生来无,谈天吻燥斋肠枯。欲从底处觅膏润,凝香燕寝烹牛酥。鹅儿黄拂冰肌肤,关中穰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