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过保圣寺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9-10

过保圣寺

明代  高启  

隔江寒雾隐楼台,远逐钟声放艇来。
乱后不知僧已去,几堆红叶寺门开。

过保圣寺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过保圣寺翻译及注释

《过保圣寺》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保圣寺的情景,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诗中的第一句“隔江寒雾隐楼台”描绘了江面上弥漫的寒雾,使得楼台隐约可见。这一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和不确定。

接下来的一句“远逐钟声放艇来”描绘了远处传来的钟声,作者似乎追随着钟声,乘船来到寺庙。钟声的鸣响给人一种宁静、庄严的感觉,也暗示了作者对寺庙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句“乱后不知僧已去”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感叹和思考。这里的“乱后”指的是战乱之后,寺庙中的僧人已经离去,留下了空寂和荒凉。作者对这种变迁感到惋惜和无奈。

最后一句“几堆红叶寺门开”描绘了寺庙门前堆积的红叶,给人一种秋意盎然的感觉。红叶的堆积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变迁,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作者通过寺庙的景象,抒发了对宁静、庄严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乱世的感叹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过保圣寺拼音读音参考

guò bǎo shèng sì
过保圣寺

gé jiāng hán wù yǐn lóu tái, yuǎn zhú zhōng shēng fàng tǐng lái.
隔江寒雾隐楼台,远逐钟声放艇来。
luàn hòu bù zhī sēng yǐ qù, jǐ duī hóng yè sì mén kāi.
乱后不知僧已去,几堆红叶寺门开。


相关内容11: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

和新乡二十一弟华严水亭二首

过汉武望仙宫在鄜寺之西三绝句

寄陈留江子我

饮酒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即事呈德麟
    学得浮云往复还,里中不出孰追攀。九秋自与物情乐,一日须教我辈闲。敢料都城有诗句,故应魂梦在......
  • 书事学谢康乐
    南北敻绵络,同名圁与鄞。岁月老羇旅,何事勤所勤。情胜古今契,身以邪正分。清音幸先後,旷怀得......
  • 山头对花
    老欲留春不用忙,却愁花发送春光。山头红绽难为媾,年少才高忆谢庄。...
  • 江南
    一家天下莫分三,天极明星万象含。此水北江归海处,谁将此地号江南。...
  • 风
    一雨一月强,天地同翳如。大风半夜起,上下痛扫除。彼苍不自压,人力端奈渠。不然何特异,摇荡此......
  • 感事
    我有清时略,白头病在床。必须诛国贼,先要射天狼。割据江山旧,艰难日月长。百花寒未发,朱帝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