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偏眠船舷边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21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偏眠船舷边

宋代  司马光  

纵棹下清溪,波静地仍偏。
日夕水风凉,萧洒成安眠。
兀兀但高枕,悠悠不进船。
中流忽惊寤,渔父歌扣舷。
山川非曏时,回首去霞边。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偏眠船舷边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偏眠船舷边翻译及注释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偏眠船舷边》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纵棹下清溪,
波静地仍偏。
日夕水风凉,
萧洒成安眠。

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的船行景象。司马光以纵棹下清溪的方式开始,形容船只在宁静的水面上缓缓前行。波浪平静,但船只却稍稍偏离正常的航线。这种偏离的情景给人一种安静、宁谧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日夕间水风的凉爽,这种凉意使人感到舒适,进而成为入眠的条件。诗人以"萧洒成安眠"来形容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舒展身心,安然入睡。

然而,诗人在船舷边高枕而眠,却感到船只并未前进。他以"兀兀但高枕,悠悠不进船"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感觉或许是诗人内心的一种寓意,暗示了他在人生旅途中的某种困境或迷茫。

在诗的结尾,诗人突然从安稳的睡梦中惊醒,听到了渔父歌唱的声音。这一刹那,山川景色似乎不再是过去的样子,诗人回首望去,只见远处的霞光已经消逝。这种景象的变化,或许是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船行为背景,通过描绘船只偏离正常航线、舒适入眠和突然惊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的困惑、迷茫和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于船行和山川景色的描绘,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美感。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偏眠船舷边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hé wú chōng qīng qiū yì sì shǒu piān mián chuán xián biān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偏眠船舷边

zòng zhào xià qīng xī, bō jìng dì réng piān.
纵棹下清溪,波静地仍偏。
rì xī shuǐ fēng liáng, xiāo sǎ chéng ān mián.
日夕水风凉,萧洒成安眠。
wù wù dàn gāo zhěn, yōu yōu bù jìn chuán.
兀兀但高枕,悠悠不进船。
zhōng liú hū jīng wù, yú fù gē kòu xián.
中流忽惊寤,渔父歌扣舷。
shān chuān fēi xiǎng shí, huí shǒu qù xiá biān.
山川非曏时,回首去霞边。


相关内容11:

和邻几金铃菊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又和二月五日风雪

寄郑县史令千之

送郑推官赴分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游李卫公平泉庄
    相国已何在,空山余故林。曏时堪炙手,今日但伤心。陵谷尚未改,门阑不可寻。谁知荆棘地,鹤盖旧......
  • 奉和始平公忆东平
    千岩秀色拥晴川,万顷陂不上下天。委地针监随处市,蔽空桑柘不容田。讼庭虚静官曹乐,儒服宽长邑......
  • 相国广平文简程公挽歌二首
    帝诰封泥紫,皇坟杀简青。坐谈安玉壘,专对讋龙庭。黼黻昭文理,冰霜莹典刑。英灵人箕尾,终古作......
  • 和留守相公九月八日与潞公宴赵令园有怀去年
    今岁台星聚洛中,甘棠前后两阴浓。英辞唱和诗千首,高宴游陪禄万钟。木末霜繁花未落,云间字小雁......
  • 馆宿遇雨怀诸同舍
    佳雨濯烦暑,倏然生晓凉。森沈殿瓦碧,羃历井苔苍。院静杉篁秀,人闲钟鼓长。凭谁同把酒,清兴窅......
  • 送王殿丞知眉山县
    畴昔侍严亲,俱为采服人。游兰已多益,得桂复同春。风树悲驭异,萍波聚散频。峡中尽遗事,何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