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郑推官赴分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20

送郑推官赴分州

宋代  司马光  

骄虏已归计,圣朝方寝兵。
时闻候火入,非复塞尘惊。
秋岭无南牧,春田恣北耕。
休穷西海路,辛苦学甘英。

送郑推官赴分州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送郑推官赴分州翻译及注释

《送郑推官赴分州》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郑推官奉命前往分州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送别和祝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骄虏已归计,圣朝方寝兵。
时闻候火入,非复塞尘惊。
秋岭无南牧,春田恣北耕。
休穷西海路,辛苦学甘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郑推官的送别和祝福之情。首句“骄虏已归计,圣朝方寝兵”,表明了宋朝已经平定了外敌,国家安定,可以安心休养生息。接着,诗中提到“时闻候火入,非复塞尘惊”,意味着边境已经安全,不再有战乱的威胁。这种安定的局面使得秋岭无南牧,春田恣北耕,农民可以安心耕种田地,不再受到战乱的干扰。

最后两句“休穷西海路,辛苦学甘英”,表达了对郑推官前程的祝福和鼓励。休穷西海路意味着希望他不再奔波劳累,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辛苦学甘英则是鼓励他要勤奋学习,像甘英一样成为有才华的人。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表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郑推官的送别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安定和繁荣景象。

送郑推官赴分州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hèng tuī guān fù fēn zhōu
送郑推官赴分州

jiāo lǔ yǐ guī jì, shèng cháo fāng qǐn bīng.
骄虏已归计,圣朝方寝兵。
shí wén hòu huǒ rù, fēi fù sāi chén jīng.
时闻候火入,非复塞尘惊。
qiū lǐng wú nán mù, chūn tián zì běi gēng.
秋岭无南牧,春田恣北耕。
xiū qióng xī hǎi lù, xīn kǔ xué gān yīng.
休穷西海路,辛苦学甘英。


相关内容11:

和君贶宁河阳侍中牡丹

介甫作巫山高命光属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

奉和御制龙图等阁观三圣御书诗

沉阴欲雪与同列会饮南斋

和之美河洲四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郑县史令千之
    怜君比比得佳县,胜概闲情双有余。为看西溪日沉后,如可南浦月生安。长春宫柳远扶疏,新树应多旧......
  • 又和二月五日风雪
    春风正豪怒,夜雪复飘扬。勿使羁愁乱,自知清兴长。帘疏声淅沥,灯冷晕微茫。此夕牛衣客,成名不......
  •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塞下春寒在,东风雪满须。河阳机上妇,知我苦辛玩。...
  • 和邵尧夫霁登石阁
    飞檐危槛出林端,王屋嵩丘咫尺间。独爱高明游佛阁,岂知忧喜满尘寰。目穷莽苍织毫尽,身得逍遥万......
  • 同子难题和乐亭
    春禽哢晴朝,秋虫吟雨夕。风和振兰芳,露寒滋菊色。万物苟得所,随时各有适。矧伊人最灵,胡为长......
  • 和潞公游天章楚谏议园宅
    名卿新治第,上宰旧连墙。槐荫青青叶,星邻两两光。林花裂锦狭,门路筑沙长。共引庭间水,交生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