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华岳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元稹
2025-09-08

华岳寺

唐代  元稹  

山前古寺临长道,来往淹留为爱山。
双燕营巢始西别,百花成子又东还。
暝驱羸马频看堠,晓听鸣鸡欲度关。
羞见窦师无外役,竹窗依旧老身闲。

华岳寺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华岳寺翻译及注释

华岳寺

山前古寺临长道,
来往淹留为爱山。
双燕营巢始西别,
百花成子又东还。
暝驱羸马频看堠,
晓听鸣鸡欲度关。
羞见窦师无外役,
竹窗依旧老身闲。

译文:
华岳寺,位于山前,临近长道,
人们为了热爱山水而来往往淹留在这里。
双燕在此筑巢,迁徙始终向西别,
百花在此开花结果,又重新回到了东方。
黄昏驱赶瘠马,常常停留在关隘间仔细观看,
黎明时分聆听鸣鸡,即将跨过山关。
我羞愧地看见窦师无需做外面的苦工,
他还是旧时倚靠着竹窗,老岁月过得轻松自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华岳寺,诗人通过对寺庙和周围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美丽的山水景色的喜爱和对寺庙安逸闲散的生活的羡慕。

诗的开头,山前有座古寺,坐落在长道旁,这里环境秀美,吸引着来往的人们停留,他们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山水。

接着描写了双燕在此筑巢的景象,双燕是一种善于迁徙的鸟类,它们选择了这里作为栖息地。百花也在这里开花结果,然后重新回到了东方,可见这里是一个充满生机和美丽的地方。

诗中还描写了诗人黄昏时驱赶瘠马,停留在关隘(关隘是山道的转折点,要办过关隘就可以进入山区),观看堠(关隘旁的矮墙)。这展示了诗人对山水的迷恋和倾慕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普通生活细节的关注。

诗的最后,诗人羡慕地说,见到窦师在寺庙中无需做外面的苦工,依旧过着老岁月轻松自在的生活。窦师可能是指寺庙中的和尚或者僧侣,诗人通过羡慕他的生活,也暗示了自己希望能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描写了华岳寺的山水景色和这里的宁静闲散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这美丽的风景和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和向往。

华岳寺拼音读音参考

huá yuè sì
华岳寺

shān qián gǔ sì lín zhǎng dào, lái wǎng yān liú wèi ài shān.
山前古寺临长道,来往淹留为爱山。
shuāng yàn yíng cháo shǐ xī bié,
双燕营巢始西别,
bǎi huā chéng zi yòu dōng hái.
百花成子又东还。
míng qū léi mǎ pín kàn hòu, xiǎo tīng míng jī yù dù guān.
暝驱羸马频看堠,晓听鸣鸡欲度关。
xiū jiàn dòu shī wú wài yì, zhú chuāng yī jiù lǎo shēn xián.
羞见窦师无外役,竹窗依旧老身闲。


相关内容11:

晚秋闲居

春馀遣兴

晚题东林寺双池

赠赵将军

寺院新竹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邻妇哭征夫
    双鬟初合便分离,万里征夫不得随。今日军回身独殁,去时鞍马别人骑。...
  • 偶作
    利剑不可近,美人不可亲。利剑近伤手,美人近伤身。道险不在广,十步能摧轮。情爱不在多,一夕能......
  •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
    莫嗟华发与无儿,却是人间久远期。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于公必有高门庆,谢守何烦晓......
  •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选得闲坊住,秋来草树肥。风前卷筒簟,雨里脱荷衣。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药归。非因入朝省,过此出......
  • 寒溪
    霜洗水色尽,寒溪见纤鳞。幸临虚空镜,照此残悴身。潜滑不自隐,露底莹更新。豁如君子怀,曾是危......
  • 宿简寂观
    岩白云尚屯,林红叶初陨。秋光引闲步,不知身远近。夕投灵洞宿,卧觉尘机泯。名利心既忘,市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