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八月初三夜月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黄克晦
2025-09-08

八月初三夜月

明代  黄克晦  

纤月西楼已可望,雁声断处一痕霜。
微纷露叶光犹淡,初上风帘气自凉。
羌笛漫教悲旧曲,蛾眉空与妒新妆。
只将今夕娟娟影,预卜中秋一夜长。

八月初三夜月翻译及注释

《八月初三夜月》是明代黄克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纤月西楼已可望,
雁声断处一痕霜。
微纷露叶光犹淡,
初上风帘气自凉。
羌笛漫教悲旧曲,
蛾眉空与妒新妆。
只将今夕娟娟影,
预卜中秋一夜长。

诗意:
《八月初三夜月》描绘了一个充满秋意的夜晚景象。诗人黄克晦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当晚的月色、雁声和霜气,以及初秋的微凉之感。在诗中,他唤起了人们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新时光的嫉妒之情,并通过对夜晚的影子的观察,预测了中秋夜的长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诗人对初秋夜晚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的开篇,诗人以“纤月西楼已可望”来描绘月亮初升的景象,细腻地展示了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楼上的情景,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接着,诗人运用了“雁声断处一痕霜”这样的形象语言,将雁声与霜气相联系,传达出初秋已经到来的信息。这里的“断处一痕霜”揭示了秋意的渐浓,给读者带来一种凉爽的感觉。

在下一句中,诗人描述了微弱的露水滴在叶子上的光芒,这个景象通过“微纷露叶光犹淡”这样的形容,呈现出淡淡的清凉之感。

然后,诗人用“初上风帘气自凉”来形容晚风吹拂帘幕的凉意,给读者带来更加清新的感受。

接下来,诗人以“羌笛漫教悲旧曲,蛾眉空与妒新妆”描绘了自己内心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新时光的嫉妒之情。羌笛的悲曲和蛾眉的新妆成为了表达这种情感的象征。

最后,诗人以“只将今夕娟娟影,预卜中秋一夜长”来展望中秋夜的情景。他通过观察当晚的月光和影子,预测了中秋夜的持久和美好。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初秋夜晚的感受和对中秋夜的期待,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秋天的凉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八月初三夜月拼音读音参考

bā yuè chū sān yè yuè
八月初三夜月

xiān yuè xī lóu yǐ kě wàng, yàn shēng duàn chù yī hén shuāng.
纤月西楼已可望,雁声断处一痕霜。
wēi fēn lù yè guāng yóu dàn, chū shàng fēng lián qì zì liáng.
微纷露叶光犹淡,初上风帘气自凉。
qiāng dí màn jiào bēi jiù qū, é méi kōng yǔ dù xīn zhuāng.
羌笛漫教悲旧曲,蛾眉空与妒新妆。
zhǐ jiāng jīn xī juān juān yǐng, yù bǔ zhōng qiū yī yè zhǎng.
只将今夕娟娟影,预卜中秋一夜长。


相关内容11:

何以问遗君

草桥即席寄以腾

咏怀(六首)

偶作

秋怀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石鼓歌(阁试)
    周原石鼓奇且綍,几年踪迹沈蓬莱。世遥几得睹拓本,残章断碣如琼瑰。何人辇载逾千里,至今照耀黄......
  • 书画舫
    虹光贯月夜将半,江影涵秋凉有余。零落宣和旧时谱,无情汴水正愁予。...
  • 临终诗
    当时二八到君家,尺素无成愧枲麻。今日对君无别语,免教儿女衣芦花。...
  • 寄周子冶
    天地为罗网,枭鸾一死生。英雄莫自悔,骨相或当鲸。照影浑疑鬼,残形已作兵。诗书翻误世,戈甲可......
  • 灵谷寺梅花坞六首
    檐卜林东短墙,曾开宝地齐梁。初春老树花发,深涧无人水香。...
  • 西清词四首
    辇道阴森万柳齐,水晶帘幕动晴霓。六龙行处金蜩合,冉冉红云阆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