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赋得行不由径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炎
2025-07-19

赋得行不由径

唐代  王炎  

邪径趋时捷,端心恶此名。
长衢贵高步,大路自规行。
且虑萦纡僻,将求坦荡情。
讵同流俗好,方保立身贞。
远迹如违险,修仁在履平。
始知夫子道,从此得坚诚。

赋得行不由径作者简介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赋得行不由径翻译及注释

《赋得行不由径》是唐代王炎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写景方式来表达作者对道德修养和道路选择的思考。

译文:
邪的路途追求时髦,
高尚的心灵畏惧这一名。
狭小的路途耕种时间宝贵,
宽广的大路却能自由行走。
虽然担心弯曲偏僻,
但想要追求坦荡的心情。
不同于世俗的青睐,
只是为了保持纯洁的品格。
远距离似乎是一条险路,
修行仁义则要行走平坦之路。
终于明白了仁者的道德,
从此得到了坚定的信念。

诗词的核心意义是表达作者对人生中道德修养和道路选择的思考。诗中用极简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邪径”和“正道”之间的选择的思考和抉择。作者认为邪恶的路径只是为了追求短暂的满足,而高尚的心灵应该崇尚坦荡的道路和立身之道。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修行仁义的态度,将道德修养看作是一个平稳和坦荡的道路。最后,诗词强调了通过修行仁义而获得坚定信念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思想,用对立的意象来对比“邪径”和“正确道路”的区别。这种对比加深了诗词的亲切感和说服力。诗词揭示了个体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如何保持清醒和纯洁,并以一种简洁而直接的方式激励读者在道德选择上保持坚定和坦荡。通过描绘不同路径的差异,诗词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修行仁义,我们才能坚定地追求真实和高尚的人生道路。

赋得行不由径拼音读音参考

fù de xíng bù yóu jìng
赋得行不由径

xié jìng qū shí jié, duān xīn è cǐ míng.
邪径趋时捷,端心恶此名。
zhǎng qú guì gāo bù, dà lù zì guī xíng.
长衢贵高步,大路自规行。
qiě lǜ yíng yū pì, jiāng qiú tǎn dàng qíng.
且虑萦纡僻,将求坦荡情。
jù tóng liú sú hǎo, fāng bǎo lì shēn zhēn.
讵同流俗好,方保立身贞。
yuǎn jī rú wéi xiǎn, xiū rén zài lǚ píng.
远迹如违险,修仁在履平。
shǐ zhī fū zǐ dào, cóng cǐ dé jiān chéng.
始知夫子道,从此得坚诚。


相关内容11:

尝黄醅新酎忆微之

偶吟

开襟

岁除夜对酒

题谢公东山障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李处士山居
    卧龙决起为时君,寂寞匡庐惟白云。今日仲容修故业,草堂焉敢更移文。...
  • 洗竹
    布裘寒拥颈,毡履温承足。独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先除老且病,次去纤而曲。剪弃犹可怜,琅玕十......
  • 池鹤八绝句·鹤答乌
    吾爱栖云上华表,汝多攫肉下田中。吾音中羽汝声角,琴曲虽同调不同。...
  • 楚州盐壒古墙望海
    混沌本冥冥,泄为洪川流。雄哉大造化,万古横中州。我从西北来,登高望蓬丘。阴晴乍开合,天地相......
  • 见敏中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
    想尔到边头,萧条正值秋。二年贫御史,八月古邠州。丝管闻虽乐,风沙见亦愁。望乡心若苦,不用数......
  • 有感二首
    何事离怀入梦频,贫居寂寞四无邻。诗因韵险难成律,酒为愁多不顾身。眼底故人惊岁别,尊前华发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