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寒食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5

寒食夜

唐代  白居易  

四十九年身老日,一百五夜月明天。
抱膝思量何事在,痴男騃女唤秋千。

寒食夜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寒食夜翻译及注释

寒食夜

四十九年身老日,
一百五夜月明天。
抱膝思量何事在,
痴男騃女唤秋千。

中文译文:

寒食夜

四十九年人已老,
一百五夜月明云朵。
抱着膝思量何事在,
傻小伙和傻姑娘荡秋千。

诗意和赏析:

这是一首寒食夜的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于岁月的感慨和对于生命的思考。

第一句“四十九年身老日”,直接点出了人已经年老的事实。四十九岁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命的中年,并且在当时的时代,四十九岁已经是相当年老的年纪了。

第二句“一百五夜月明天”,描绘了五十年来的一个场景。月明的夜晚给人以安详和静谧的感觉,也象征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轮回。一百五夜的月明天意味着白居易面对着五十年来的种种事物,回过头来思考生命的意义。

第三句“抱膝思量何事在”,表达了白居易在这个寒食夜中,静静地坐着,深思自己的一生有何意义。抱着膝盖思考的姿势,显示了他对于人生的认真和思索。

最后一句“痴男騃女唤秋千”,描绘了寒食夜里的一对幼稚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在荡秋千。他们无忧无虑,不思考人生的意义,纯粹地享受当前的快乐。将这个画面与上一句的思考对比,显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绪。

整首诗表达出了作者对于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于生命的思考。诗中通过描述自己年老的身体和对过去五十年的回顾,抒发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于生命的思考。同时,通过描绘寒食夜中的快乐儿童,与作者的思考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思索和对于时光的敏感,同时也通过对比展现了人生的多重面向和快乐的寻找。

寒食夜拼音读音参考

hán shí yè
寒食夜

sì shí jiǔ nián shēn lǎo rì, yī bǎi wǔ yè yuè míng tiān.
四十九年身老日,一百五夜月明天。
bào xī sī liang hé shì zài, chī nán ái nǚ huàn qiū qiān.
抱膝思量何事在,痴男騃女唤秋千。


相关内容11:

喜与韦左丞同入南省,因叙旧以赠之

夜入瞿唐峡

梨园弟子

虚白堂

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嗟发落
    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落尽诚可嗟,尽来亦不恶。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最宜湿暑天,头轻无......
  • 看常州柘枝,赠贾使君
    莫惜新衣舞柘枝,也从尘污汗沾垂。料君即却归朝去,不见银泥衫故时。...
  • 留别微之
    干时久与本心违,悟道深知前事非。犹厌劳形辞郡印,那将趁伴著朝衣。五千言里教知足,三百篇中劝......
  • 和张十八秘书谢裴相公寄马
    齿齐膘足毛头腻,秘阁张郎叱拨驹。洗了颔花翻假锦,走时蹄汗蹋真珠。青衫乍见曾惊否,红粟难赊得......
  • 晚岁
    壮岁忽已去,浮荣何足论。身为百口长,官是一州尊。不觉白双鬓,徒言朱两轓.病难施郡政,老未答君......
  • 夜泊旅望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烟波三十宿,犹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