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看常州柘枝,赠贾使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4

看常州柘枝,赠贾使君

唐代  白居易  

莫惜新衣舞柘枝,也从尘污汗沾垂。
料君即却归朝去,不见银泥衫故时。

看常州柘枝,赠贾使君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看常州柘枝,赠贾使君翻译及注释

看常州柘枝,赠贾使君

莫惜新衣舞柘枝,
也从尘污汗沾垂。
料君即却归朝去,
不见银泥衫故时。

中文译文:

看着常州的柘枝,向贾使君赠送。

不要吝惜新衣舞动柘枝,
它也会因尘埃和汗水而沾染。
估计您马上就要回朝去,
再也见不到银泥衫的从前时光。

诗意: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给贾某(可能是一位使君)赠送的,通过常州的柘枝表达自己对贾某的思念之情。

作者劝告贾某不要吝惜衣服,即使新衣舞动柘枝,也会因为尘土和汗水而变脏。这是一个寓意,暗含了作者对贾某品行高尚、官道清廉的赞美。

作者意识到贾某可能即将回朝去,因此表达了对不再见到贾某那华丽的银泥衫的惋惜之情。这句话里有着对贾某权力和地位的羡慕,并对贾某离开的无奈与遗憾。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而细腻,通过常州的柘枝表达了作者对贾某的情意。作者在描写柘枝时,借喻纯洁的爱情,寄托了自己对贾某高尚品德的赞美。

诗中的柘枝也象征着生活中的瑕疵和不完美,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生活,不要过于追求表面的华丽和完美。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抒发了作者对贾某的思念之情,展示了白居易敏锐的观察力和才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中的官员之间的人情往来和离别之感。

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引发了对于人际关系、情感和生活中不完美之物的思考,让人深入地思索自己的感受和欲望。

看常州柘枝,赠贾使君拼音读音参考

kàn cháng zhōu zhè zhī, zèng jiǎ shǐ jūn
看常州柘枝,赠贾使君

mò xī xīn yī wǔ zhè zhī, yě cóng chén wū hàn zhān chuí.
莫惜新衣舞柘枝,也从尘污汗沾垂。
liào jūn jí què guī cháo qù, bú jiàn yín ní shān gù shí.
料君即却归朝去,不见银泥衫故时。


相关内容11:

忆洛中所居

分司

喜与韦左丞同入南省,因叙旧以赠之

夜入瞿唐峡

梨园弟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留别微之
    干时久与本心违,悟道深知前事非。犹厌劳形辞郡印,那将趁伴著朝衣。五千言里教知足,三百篇中劝......
  • 咏家酝十韵
    独醒从古笑灵均,长醉如今斅伯伦。旧法依稀传自杜,新方要妙得于陈。井泉王相资重九,麹糵精灵用......
  • 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
    前年九日馀杭郡,呼宾命宴虚白堂。去年九日到东洛,今年九日来吴乡。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
  • 嗟发落
    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落尽诚可嗟,尽来亦不恶。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最宜湿暑天,头轻无......
  • 寒食夜
    四十九年身老日,一百五夜月明天。抱膝思量何事在,痴男騃女唤秋千。...
  • 和张十八秘书谢裴相公寄马
    齿齐膘足毛头腻,秘阁张郎叱拨驹。洗了颔花翻假锦,走时蹄汗蹋真珠。青衫乍见曾惊否,红粟难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