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洪正师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21

寄洪正师

唐代  罗隐  

寄蹇浑成迹,经年滞杜南。
价轻犹有二,足刖已过三。
鸡肋曹公忿,猪肝仲叔惭。
会应谋避地,依约近禅庵。

寄洪正师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寄洪正师翻译及注释

《寄洪正师》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诗人将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给洪正师,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困惑。诗中,罗隐将自己的处境比喻为寄人梦中,因为他多年来一直困于南方的杜踐南阳,无法离去。作者以自身为例,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态度和对人生境遇的无奈。

诗词的中文译文是:寄给洪正师。蹇浑成迹已经滞留杜南多年,价格虽然轻微,比起残废早已不知过了多少次。曹公对待鸡肋心怀不满,仲叔看待猪肝则感到惋惜。约定之后应该商议离开这个地方,接近禅庵之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方滞留多年的情景,以洪正师为借口表达了自己的困境。诗中使用了鸡肋和猪肝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漠态度。诗中的“价轻犹有二,足刖已过三”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作者的痛苦。最后一句“会应谋避地,依约近禅庵”则表达了作者渴望离开困境,远离尘嚣,向往禅宗的心境。

整首诗的诗意在于揭示了作者在名利之外对于人生和境遇的思考。诗中掺杂了对名利的无奈与对禅宗的向往,显示出作者对人生的疑惑和渴望。诗中采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使诗意更加丰富。整首诗的情感真挚而深沉,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解脱的渴望。

寄洪正师拼音读音参考

jì hóng zhèng shī
寄洪正师

jì jiǎn hún chéng jī, jīng nián zhì dù nán.
寄蹇浑成迹,经年滞杜南。
jià qīng yóu yǒu èr, zú yuè yǐ guò sān.
价轻犹有二,足刖已过三。
jī lèi cáo gōng fèn, zhū gān zhòng shū cán.
鸡肋曹公忿,猪肝仲叔惭。
huì yīng móu bì dì, yī yuē jìn chán ān.
会应谋避地,依约近禅庵。


相关内容11:

倚棹

秋居有寄

过洞庭

送刘校书之新安寄吴常侍

下第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献尚父大王
    数年铁甲定东瓯,夜渡江山瞻斗牛。今日朱方平殄后,虎符龙节十三州。...
  • 题玉芝双奉院
    入门如洞府,花木与时稀。夜坐山当户,秋吟叶满衣。犬随童子出,鸟避俗人飞。至药应将熟,年年火......
  • 秋日汴河客舍酬友人(一作汴州客舍有酬)
    梁宋追游早岁同,偶然违别事皆空。年如流水催何急,道似危途动即穷。醉舞且欣连夜月,狂吟还聚上......
  • 长安惜春
    千门共惜放春回,半锁楼台半复开。公子不能留落日,南山遮莫倚高台。残红似怨皇州雨,细绿犹藏画......
  • 九江早秋
    雨过晚凉生,楼中枕簟清。海风吹乱木,岩磬落孤城。百岁几多日,四蹄无限程。西邻莫高唱,俱是别......
  • 尚父偶建小楼,特摛丽藻绝句不敢称扬三首
    结构叨冯柱石才,敢期幢盖此裴回。阳春曲调高谁和,尽日焚香倚隗台。玳簪珠履愧非才,时凭阑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