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南轩竹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巩
2025-10-06

南轩竹

宋代  曾巩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

南轩竹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南轩竹翻译及注释

《南轩竹》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密竹娟娟数十茎,
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
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
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
来看琅玕色转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竹子的景象。密密麻麻的竹子长满了数十茎,即便在干旱的天气中,它们仍然显得自由自在,有着高尚的情操。风吹拂过竹林,吹散了人们烦恼的心事,雨水洗净了竹叶,使得从远处看竹子更加清晰。新生的竹笋巧妙地穿越苔石,破开了微弱的阴影,生长在粉墙上。诗人表达了在万物经历冰霜之后,琅玕色(竹子的颜色)会转为明亮的意象。

赏析:
《南轩竹》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清雅高洁的赞美之情。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将竹子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展现出竹子在恶劣条件下的顽强生命力。风吹雨洗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清新、洗净之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竹子的纯净和高洁。诗人还通过描述竹笋穿越苔石、生长在粉墙上的情景,展示了竹子的生命力和顽强的生长能力。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主题,通过对竹子的描写,传递了一种崇高的情操和向往自由自在、高洁纯净的心境。同时,通过对竹子在恶劣条件下的生长和顽强的生命力的描绘,也暗示了人们在逆境中应该保持坚强和乐观的态度。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使读者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思考。

南轩竹拼音读音参考

nán xuān zhú
南轩竹

mì zhú juān juān shù shí jīng, hàn tiān xiāo sǎ yǒu gāo qíng.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fēng chuī yǐ sòng fán xīn xǐng, yǔ xǐ hái gōng yuǎn yǎn qīng.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xīn sǔn qiǎo chuān tái shí qù, suì yīn wēi pò fěn qiáng shēng.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yīng xū wàn wù bīng shuāng hòu, lái kàn láng gān sè zhuǎn míng.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


相关内容11:

妙莲阁

送赵资政

大乘寺

东津归催吴秀才寄酒

赠安禅勤上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凤池寺
    经年闻说凤池山,蜡屐方偷半日闲。笑语客随朱阁上,醉醒身在白云间。溪桥野水清犹急,海岸轻寒去......
  • 和章友直城东春日
    东流抱孤城,雨洗见春色。风吹百草根,道路千里碧。莫尽溪漫漫,波澜散无迹。遥林缺见山,冉冉苍......
  • 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
    麻姑之路摩青天,苍苔白石松风寒。峭壁直上无攀援,悬磴十步九屈盘。上有锦绣百顷之平田,山中遗......
  • 芙蓉台
    芙蓉花开秋水冷,水面无风见花影。飘香上下两婵娟,云在巫山月三天。清澜素砾为庭户,羽盖霓裳不......
  • 留山中诸君子见访
    茅舍开扉胜事稠,况携佳客此中游。妖红落后坚松在,南涧清时野潦收。林带寒烟如水合,山含晴日似......
  • 寄王荆公介甫
    数病门稀出,常贫客少过。经纶知龃龉,耕钓亦蹉跎。两事艰难极,孤心感慨多。素交千里远,谁听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