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安禅勤上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巩
2025-07-18

赠安禅勤上人

宋代  曾巩  

讵知萧洒吾庐旧,却有高明此寺邻。
水竹迸生刚节老,秋山过抱翠岚新。
惟怜季子归来困,自笑原思久更贫。
深识幽人风义厚,扫轩开榻最相亲。

赠安禅勤上人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赠安禅勤上人翻译及注释

《赠安禅勤上人》是宋代文人曾巩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难道知道我简朴的庐舍旧了,却有一座高明的寺庙在邻近。
水与竹交融,生长出坚韧的性格和古老的品质,秋山经过,抱着翠绿的云雾,显得崭新。
我只可怜季子(指安禅勤)归来后的困顿,自嘲原本的思考早已经贫穷。
深知幽僻之人的风范和厚道,为你扫除庭院,展开床榻,最是亲近。

诗意:
这首诗词是曾巩写给安禅勤这位僧人的赠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安禅勤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深思熟虑和对幽僻之人的理解。

诗中诗人首先谈到自己简朴的居所,但却发现附近有一座高明的寺庙,暗示了安禅勤修行的高明和卓越。接着,诗人以水竹为象征,描绘了安禅勤的坚韧品质和古老的修行态度,以及秋山的新鲜和美丽。诗人对安禅勤的归来感到惋惜,并自嘲自己的思考已经贫乏。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幽僻之人的理解和赞赏,表示愿意为安禅勤扫除庭院、展开床榻,以示亲近和尊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安禅勤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修行者的敬佩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以简洁而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安禅勤修行的高明和坚韧,以及诗人自身对于修行道路的思考。诗人对幽僻之人的理解和赞赏,表达了对于深居简出、精神世界丰富的人的敬重。

整首诗词以简朴的语言和自嘲的口吻,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修行的思考,以及对于精神境界高尚的人的敬仰。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人给予了安禅勤的修行以美丽的象征,强调了修行者的坚持和精神的升华。

这首诗词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简练的表达方式,展示了曾巩的才华和对修行者的理解。它既是一首表达敬意的赠诗,也是对于人生和修行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赠安禅勤上人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ān chán qín shàng rén
赠安禅勤上人

jù zhī xiāo sǎ wú lú jiù, què yǒu gāo míng cǐ sì lín.
讵知萧洒吾庐旧,却有高明此寺邻。
shuǐ zhú bèng shēng gāng jié lǎo, qiū shān guò bào cuì lán xīn.
水竹迸生刚节老,秋山过抱翠岚新。
wéi lián jì zǐ guī lái kùn, zì xiào yuán sī jiǔ gèng pín.
惟怜季子归来困,自笑原思久更贫。
shēn shí yōu rén fēng yì hòu, sǎo xuān kāi tà zuì xiāng qīn.
深识幽人风义厚,扫轩开榻最相亲。


相关内容11:

酬王正仲登岳麓寺阁见寄

复拜朝散郎

试院感怀

题关都官宅

题修广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东津归催吴秀才寄酒
    荒城懒出门常掩,春气欲归寒不敛。东邻咫尺犹不到,况乃傍溪潭石险。风光得暖才几日,不觉溪山碧......
  • 大乘寺
    行春门外是东山,篮举宁辞数往还。溪上鹿随人去无,洞中花照水长闲。楼台势出尘埃外,钟磬声来缥......
  • 送赵资政
    镇抚西南众望倾,玉书天上辍持衡。春风不觉岷山远,和气还从锦水生。学舍却寻余教在,棠郊应喜旧......
  • 上人
    金节横光马珂闹,瑞鹘宫袍腰玉绕。烟沙轳辘高轩过,路上千人瞻羽纛。瑶魁精彩浮苍龙,江城四面生......
  • 游鹿门不果
    方舟下秋濑,已远汉南城。念昔在郡日,苦为尘网婴。低心就薄禄,实负山水情。鹿门最秀发,十里行......
  • 寄舍弟
    新霖洗穷腊,东南始知寒。惊我千里意,觉汝征途难。空江挂风席,扁舟与谁安。羁旅费亦久,橐衣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