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郿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19

郿坞

宋代  苏辙  

董公平昔甚纵横,晚岁藏金欲避兵。
当日英雄智相似,燕南赵北亦为京。

郿坞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郿坞翻译及注释

《郿坞》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董公的一生经历和晚年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董公平昔甚纵横,
晚岁藏金欲避兵。
当日英雄智相似,
燕南赵北亦为京。

诗词的诗意是通过董公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智者在晚年面对战乱和逆境时的思考和选择。

诗词通过描述董公过去的辉煌与荣耀,以及他晚年的隐居和躲避战乱,展现了人生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董公曾经是一个拥有权势和智慧的英雄人物,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选择隐藏财富,回避战乱,追求一种安宁与宁静的生活。

诗词最后两句"当日英雄智相似,燕南赵北亦为京",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无论是昔日的英雄,还是如今的普通人,他们都面临着相似的智慧和困境。同时,诗词也以"燕南赵北亦为京"的形象,表达了战乱和动荡时期,无论在哪个地方都不再是安全的避难所。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言语,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智慧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安宁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明智地面对变化和逆境,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郿坞拼音读音参考

méi wù
郿坞

dǒng gōng píng xī shén zòng héng, wǎn suì cáng jīn yù bì bīng.
董公平昔甚纵横,晚岁藏金欲避兵。
dāng rì yīng xióng zhì xiāng sì, yàn nán zhào běi yì wèi jīng.
当日英雄智相似,燕南赵北亦为京。


相关内容11:

次韵侯宣城叠嶂楼双溪阁长篇

次韵景仁招宋温之职方小饮

新桥

和子瞻自净土步至功臣寺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四天庆观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六芗茅馆
    山居少华丽,牵茅结净屋。此间不受尘,幽人亦新沐。...
  • 初到绩溪视事三日出城南谒二祠游石照偶成四
    行年五十治丘民,初学催科愧庙神。无限青山不容隐,却看黄卷自怜贫。雨余岭上云披絮,石浅溪头水......
  • 仙游潭五首·潭
    潭深不可涉,潭小不通船。路断游人止,龙藏白沫旋。翦藤量水短,插石置桥坚。桥外居民少,躬耕不......
  • 仙游潭五首·马融石室
    扶风贵公子,早岁伴山家。吹笛堕秋叶,读书随晓鸦。业成心自叛,学苦我长嗟。石室非人住,穷山雪......
  • 送唐觐
    溪上幽居少四邻,西家幸有著书人。经年食菜谁怜瘦,终日题诗自不贫。身在江湖钓竿地,心驰兰会战......
  • 十一月十三日雪
    南方霜露多,虽寒雪不作。北归亦何喜,三年雪三落。我田在城西,禾麦敢嫌薄。今年陈宋灾,水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