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0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宋代  苏辙  

内治隆三世,尊临极九年。
神孙克负荷,大业付安全。
有道华夷靖,无心怨恶悛。
和熹盛东汉,从此不称贤。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翻译及注释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欲说隆三世,尊临九载间。
穆穆神孙在,大业付安全。
华夷受道义,无心怨恶悛。
和熹盛东汉,从此不称贤。

第二首:

云台高且净,凤池静如镜。
老臣临大庙,泪下自悲悯。
陵寝今何在,弥天草木春。
万载传芳声,岁时复忆新。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写给太皇太后的挽词,表达了对太皇太后的敬意和悼念之情。诗词通过描述太皇太后在位期间的治理成就和安定国家的大业,赞美太皇太后的明德和智慧,将其比作光辉照耀的东汉时期,以此彰显其伟大的功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太皇太后的崇敬和怀念之情。第一首诗中,通过夸赞太皇太后在位九年期间的治理成就,表达了对太皇太后的赞美之情。诗中提到"穆穆神孙",形容太皇太后的孙子(即宋仁宗)聪明睿智,对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负有责任。华夷受道义,指太皇太后以仁德之道治理国家,使得国内外的关系和谐稳定。诗的最后两句"和熹盛东汉,从此不称贤",将太皇太后与东汉时期的和平盛世相比,表达了对太皇太后的崇高评价。

第二首诗以太皇太后的陵寝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太皇太后的哀思和怀念之情。通过描绘云台高且净、凤池静如镜的景象,表达了太皇太后的崇高和纯洁。老臣泪下自悲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对太皇太后的思念之情。诗末提到"万载传芳声,岁时复忆新",表达了对太皇太后的永恒记忆和对她功绩的传承。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太皇太后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太皇太后治理国家的赞美和对其功绩的传承。整首诗词凝练而富有感情,展示了苏辙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dà xíng tài huáng tài hòu wǎn cí èr shǒu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nèi zhì lóng sān shì, zūn lín jí jiǔ nián.
内治隆三世,尊临极九年。
shén sūn kè fù hè, dà yè fù ān quán.
神孙克负荷,大业付安全。
yǒu dào huá yí jìng, wú xīn yuàn è quān.
有道华夷靖,无心怨恶悛。
hé xī shèng dōng hàn, cóng cǐ bù chēng xián.
和熹盛东汉,从此不称贤。


相关内容11:

传经台

病退

寄题赵?几承事戏彩堂

雪後小酌赠内

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再游庐山三首
    当年五月访庐山,山翠溪声寝食间。藤杖复随春色到,寒泉顿与客心闲。岩头悬布煎茶足,峡口惊雷泛......
  • 黄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
    千里到齐安,三夜语不足。劝我勿重陈,起游西山麓。西山隔江水,轻舟乱凫鹜。连峰多回溪,盛夏富......
  • 韩干三马
    老马侧立鬃尾垂,御者高拱持青丝。心知后马有争意,两耳微起如立锥。中马直视翘右足,眼光已动心......
  •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三简寂观
    山行但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门外长溪净客足,山腰苦笋助盘蔬。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
  •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十梁山洎见
    行到平湖意自宽,繁花仍得就船看。回头却向吴侬说,从此远游心未阑。...
  • 湖阴曲
    老虎穴中卧,猎夫不敢窥。骅骝服箱骖盗骊,巡城三匝漫不知。帐中昼梦日绕壁,惊起知是黄须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