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杂题四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子翚
2025-07-21

杂题四首

宋代  刘子翚  

檐溜停清泻,林声息怒号。
水浮秋色远,山带夕阳高。

杂题四首作者简介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杂题四首翻译及注释

《杂题四首》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色优美的自然环境,通过对檐溜、林声、水景和山峦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感叹。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檐溜停清泻,
林声息怒号。
水浮秋色远,
山带夕阳高。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檐溜停滴的清泻声和林间鸟鸣声逐渐消退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水面上漂浮着遥远的秋色,山峦随着夕阳逐渐升高。整首诗抓住了一系列与自然相关的元素,传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确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腻感悟。通过运用对比手法,如檐溜停滴和林声息怒号,以及水浮秋色远和山带夕阳高等形象的对比,诗中呈现出了一种静谧与壮丽的画面。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檐溜停滴的清泻声,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林声息怒号的描写则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和活力四溢的感觉。水面上漂浮的秋色与山峦和夕阳的交织,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文字勾勒出广阔的自然景观,凭借细致入微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深喜爱和敬畏之情。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自然景观的美丽和恢弘,同时也可以沉浸在作者的情感世界中,与作者一同赞美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杂题四首拼音读音参考

zá tí sì shǒu
杂题四首

yán liū tíng qīng xiè, lín shēng xī nù háo.
檐溜停清泻,林声息怒号。
shuǐ fú qiū sè yuǎn, shān dài xī yáng gāo.
水浮秋色远,山带夕阳高。


相关内容11:

朱乔年风傅茂见访

春圃六言三首

上益公十绝为寿·影木

次刘启之韵

寄桐庐程宰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赠乡人周从龙谈命
    庐陵儒万人,颇亦出青紫。老子三不归,未省乡里士。暮年罕交游,仅识子周子。风流属当行,岂止谈......
  • 次韵张守秋怀四首
    徙倚山堂晚,悲秋万古情。雨蔬犹擢秀,风沼自扬清。野迥归牛小,沙寒白鸟明。凄凄枫柳树,汝意亦......
  • 谒淮西帅
    家住徐城未卜还,归心正在杳冥间。东游吴魏三千里,西入成都一万山。解使愁肠能寸寸,空令泪眼已......
  • 春雨
    暝色春朝雨,滋荣喜及时。云昏遥莫辨,地渴久方知。柳岸游画歇,涛江钓舸移。拒寒须把酒,病骨况......
  • 潭溪十咏·山馆
    春林绕舍青,门馆终日静。吾心乐有余,所寓皆胜境。更凿庭下池,溶溶浸山影。...
  • 送程伯俞赴海陵苏使君招
    红裙族雕筵,一醉当鲸吸。使君若问余,为道贫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