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中
2025-07-22

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

唐代  李中  

唐诗三百首  秋天  登高  怀人  

清明时节好烟光,英杰高吟兴味长。
捧日即应还禁卫,当春何惜醉朐阳。
千山过雨难藏翠,百卉临风不藉香。
却是旅人凄屑甚,夜来魂梦到家乡。

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翻译及注释

诗词:《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
清明时节好烟光,英杰高吟兴味长。
捧日即应还禁卫,当春何惜醉朐阳。

千山过雨难藏翠,百卉临风不藉香。
却是旅人凄屑甚,夜来魂梦到家乡。

中文译文:
清明时节,烟雾缭绕,英俊的士人高声吟诵,心情久久沉迷其中。
在海上携日出途中,就应该回到朝廷任职,为何舍得沉醉在朐阳城。

千山万水经过雨雪,难以掩盖山巅仍然垂翠的景色;百花在春风中绽放,香气不再依附于花朵。
然而,对于旅途中的行人来说,心情悲凉凄楚,他们在夜晚会梦见家乡。

诗意和赏析:
《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是唐代李中的一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美丽景色和旅人思乡的心情。诗人通过清明时节的烟雾、英杰高吟的景象,以及旅人夜晚梦见家乡等形象,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和对离乡之人的关注。

清明时节的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温馨静谧的感觉。英杰高吟的画面将人们带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他们沉醉于吟诗的乐趣之中。

诗中提到的捧日即应还禁卫,表明诗人身在海上途中,但应该尽快回到朝廷履行职责,舍不得沉醉在朐阳城的欢愉之中。

下一段描述了山巅翠绿和百花绽放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来凸显旅人在异乡的凄凉和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旅人在夜晚会梦见家乡的情景,暗示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回归的渴望。

整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旅途中的思乡之情,通过对比,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体验到旅人的心情。这首诗以清新雅致的笔触,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拼音读音参考

hǎi shàng hé chái jūn shǐ qīng míng shū shì
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

qīng míng shí jié hǎo yān guāng, yīng jié gāo yín xìng wèi zhǎng.
清明时节好烟光,英杰高吟兴味长。
pěng rì jí yīng hái jìn wèi,
捧日即应还禁卫,
dāng chūn hé xī zuì qú yáng.
当春何惜醉朐阳。
qiān shān guò yǔ nán cáng cuì, bǎi huì lín fēng bù jí xiāng.
千山过雨难藏翠,百卉临风不藉香。
què shì lǚ rén qī xiè shén, yè lái hún mèng dào jiā xiāng.
却是旅人凄屑甚,夜来魂梦到家乡。


相关内容11:

江舍人宅筵上有妓唱和州韩舍人歌辞,因以寄

寄萧给事(萧江西致仕)

寄萧给事(萧江西致仕)

题画石山

送应之道人归江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芳草
    二月正绵绵,离情被尔牵。四郊初过雨,万里正铺烟。眷恋残花惹,留连醉客眠。飘香是杜若,最忆楚......
  • 子规
    暮春滴血一声声,花落年年不忍听。带月莫啼江畔树,酒醒游子在离亭。...
  • 和易秀才春日见寄
    每恨多流落,吾徒不易亲。相逢千里客,共醉百花春。小槛山当面,闲阶柳拂尘。何时卜西上,明月桂......
  • 题雷公井
    掩霭愚公谷,萧寥羽客家。俗人知处所,应为有桃花。...
  • 游茅山二首
    绿藓深迎步,红霞烂满衣。洞天应不远,鸾鹤向人飞。茅许仙踪在,烟霞一境清。夷希何许叩,松径月......
  • 江次维舟登古寺
    辍棹因过古梵宫,荒凉门径锁苔茸。绿阴满地前朝树,清韵含风后殿钟。童子纵慵眠坏榻,老僧耽话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