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马嵬曲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李东阳
2025-07-18

马嵬曲

明代  李东阳  

唐家国破君不守,独载蛾眉弃城走。
金瓯器重不自持,玉环堕地犹回首。
前星夜入紫微垣,王风净扫长安膻。
上皇卷甲三川外,父老含悲长庆前。
世间万事多反覆,自古欢娱不为福。
君不见西宫露刃迎,何如坡下屯兵宿。

马嵬曲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马嵬曲翻译及注释

《马嵬曲》是明代作家李东阳的一首诗词。本诗以唐朝国破家亡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沦陷和君主背叛的悲愤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意和赏析:
《马嵬曲》以唐朝灭亡和君主李世民的背叛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沦丧和君主的背叛感到深深的悲愤之情。诗中描述了唐朝灭亡后,君主李世民独自逃离长安城的情景,形容了君主抛弃了城池和贵妃们,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承诺。诗中的金瓯和玉环是象征贵族的珍宝,它们的遗失表明了君主的贪欲和背叛。而紫微垣和王风则象征着皇宫和皇权,它们被前星夜入,净扫长安膻,暗示着朝廷的败落和腐败。最后两句描写了老百姓含泪看着上皇离开、心怀悲伤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世事变迁的思考。整首诗以悲愤之情贯穿始终,通过对君主的背叛和国家的沦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这首诗词展示了李东阳对唐朝灭亡和君主的背叛的深深悲愤之情。通过对君主逃离长安、抛弃贵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君主背弃责任的失望和愤怒。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君主贪欲和腐败的批判,如金瓯器重不自持、玉环堕地等描写,暗示了君主的私欲导致了国家的衰败。诗词的结尾以老百姓含悲的场景作为结束,让人深感国家兴衰、人事变迁的无常。整首诗以深沉的悲愤之情贯穿始终,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和对人性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真正幸福的追求。

《马嵬曲》这首诗词在表达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们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马嵬曲拼音读音参考

mǎ wéi qū
马嵬曲

táng jiā guó pò jūn bù shǒu, dú zài é méi qì chéng zǒu.
唐家国破君不守,独载蛾眉弃城走。
jīn ōu qì zhòng bù zì chí, yù huán duò dì yóu huí shǒu.
金瓯器重不自持,玉环堕地犹回首。
qián xīng yè rù zǐ wēi yuán, wáng fēng jìng sǎo cháng ān shān.
前星夜入紫微垣,王风净扫长安膻。
shàng huáng juǎn jiǎ sān chuān wài, fù lǎo hán bēi cháng qìng qián.
上皇卷甲三川外,父老含悲长庆前。
shì jiān wàn shì duō fǎn fù, zì gǔ huān yú bù wéi fú.
世间万事多反覆,自古欢娱不为福。
jūn bú jiàn xī gōng lù rèn yíng, hé rú pō xià tún bīng sù.
君不见西宫露刃迎,何如坡下屯兵宿。


相关内容11:

纪行十首 竹筿潭

归过白马湖

太液晴波

闻刘东山司马致仕之命是日得谢方石祭酒到家

画松为顾良弼主事题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严陵山
    刘文叔,加我足。侯君房,瞋我目。平生若遣吾丧我,有目如盲足如跛。安能城市复山林,朝往暮还无......
  • 题画(二首)
    玄猿倦向青林坐,声断长空碧云破。林间疏网落蜘蛛,正向连蜷掌中堕。丝轻臂软如不胜,欲掣未掣还......
  • 重谒孝陵有述
    龙虎诸山会,车书万国同。星躔环斗极,王气绕江东。地涌神宫出,桥分御水通。丹炉晨隐雾,石马夜......
  • 游九锁山·天柱峰
    谁卓孤峰紫翠巅,流泉一脉到宫前。地邻千尺擎天柱,不拄东南半壁天。...
  • 岁暮山居
    寂寂闲居隐翠微,萧萧寒日映柴扉。叶声乱响莓苔屐,云气时生薜荔衣。雪满石床门闭早,草侵棋局客......
  • 十八日听传胪有作
    金莲影与赭袍明,华盖前头次第行。黄纸数行丹诏字,鸿胪三唱甲科名。云边晓日中天见,梦里春雷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