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游九锁山·天柱峰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景熙
2025-09-05

游九锁山·天柱峰

宋代  林景熙  

谁卓孤峰紫翠巅,流泉一脉到宫前。
地邻千尺擎天柱,不拄东南半壁天。

游九锁山·天柱峰作者简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游九锁山·天柱峰翻译及注释

诗词:《游九锁山·天柱峰》

中文译文:
谁能登上孤峰紫翠巅,
流泉从山巅一路流向宫前。
这片土地邻近千尺高耸的天柱,
它是东南天空的半壁支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天柱峰的孤峰,以及它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描写山峰上的流泉,将山峰与宫殿连接起来,展示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连续。天柱峰高耸入云,宛如撑起半边天空,象征着山势之雄伟与壮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天柱峰的赞美之情。孤峰紫翠巅的描绘,展示了山峰的高峻和美丽。流泉一脉到宫前的描写,将山水景色与人文建筑相结合,形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美丽画卷。而天柱峰作为东南方向的标志性山峰,被形容为撑起半壁天的巨大支柱,给人一种庄严威严的感觉。整首诗以山峰的雄伟壮观为主题,通过细腻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以及他们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通过将山峰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诗人展示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共生,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理念。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意境深远的描写,给人以清新悠远的感觉,使读者能够在心灵中感受到山水之美和自然的力量。

游九锁山·天柱峰拼音读音参考

yóu jiǔ suǒ shān tiān zhù fēng
游九锁山·天柱峰

shuí zhuō gū fēng zǐ cuì diān, liú quán yī mài dào gōng qián.
谁卓孤峰紫翠巅,流泉一脉到宫前。
dì lín qiān chǐ qíng tiān zhù, bù zhǔ dōng nán bàn bì tiān.
地邻千尺擎天柱,不拄东南半壁天。


相关内容11:

归过白马湖

太液晴波

闻刘东山司马致仕之命是日得谢方石祭酒到家

画松为顾良弼主事题

寄南屏渭长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马嵬曲
    唐家国破君不守,独载蛾眉弃城走。金瓯器重不自持,玉环堕地犹回首。前星夜入紫微垣,王风净扫长......
  • 严陵山
    刘文叔,加我足。侯君房,瞋我目。平生若遣吾丧我,有目如盲足如跛。安能城市复山林,朝往暮还无......
  • 题画(二首)
    玄猿倦向青林坐,声断长空碧云破。林间疏网落蜘蛛,正向连蜷掌中堕。丝轻臂软如不胜,欲掣未掣还......
  • 岁暮山居
    寂寂闲居隐翠微,萧萧寒日映柴扉。叶声乱响莓苔屐,云气时生薜荔衣。雪满石床门闭早,草侵棋局客......
  • 十八日听传胪有作
    金莲影与赭袍明,华盖前头次第行。黄纸数行丹诏字,鸿胪三唱甲科名。云边晓日中天见,梦里春雷昨......
  • 和王世赏韵
    石门惟许白云留,我亦何心恋此游。竹里行厨烟未午,水边萧寺叶先秋。行贪觅句忘吹帽,醉怯登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