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耒阳谿夜行(为伤杜甫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戎昱
2025-07-21

耒阳谿夜行(为伤杜甫作)

唐代  戎昱  

乘夕棹归舟,缘源二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耒阳谿夜行(为伤杜甫作)作者简介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耒阳谿夜行(为伤杜甫作)翻译及注释

《耒阳谿夜行(为伤杜甫作)》这首诗词是唐代戎昱创作的,是为了表达对杜甫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以及诗意和赏析:

乘夕棹归舟,
夜晚乘着船归来,
缘源二转幽。
顺着源流行舟两次转弯,
航行在幽深的山谷之间。

月明看岭树,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山岭上的树木,
风静听溪流。
风静静地吹拂,倾听着溪水的流淌声。

岚气船间入,
薄雾弥漫进船舱之中,
霜华衣上浮。
寒霜凝结在衣服上漂浮着。

猿声虽此夜,
猿猴的叫声尽管在这个夜晚里回荡,
不是别家愁。
却不是其他人家的忧虑。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归舟的情景,以及作者在船上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象和情感。诗中运用了具体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杜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山水之美的赞叹。

诗的前两句“乘夕棹归舟,缘源二转幽。”通过描述夜晚乘船行程,营造出一种幽静、宁静的氛围。船行的曲折和源流的幽深让人感受到时光的静谧。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描绘了夜晚的月光和微风,以及溪水的流动声。这些细腻的描写增强了读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描写了船舱中的薄雾和衣服上的寒霜,形容了夜晚的湿冷氛围,也为诗中的情感营造了一种微妙的背景。

最后两句“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通过猿猴的叫声,表达了作者对杜甫的思念之情。虽然夜晚的景色宁静美丽,但作者内心的情感却不平静,犹如猿猴的呼声回荡。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情感交融为特点,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摹,抒发了作者对杜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沉思的表达。通过船行的经历,作者展示了对自然景色的敏感感知,以及对友情和生命的思考。

耒阳谿夜行(为伤杜甫作)拼音读音参考

lěi yáng xī yè xíng wèi shāng dù fǔ zuò
耒阳谿夜行(为伤杜甫作)

chéng xī zhào guī zhōu, yuán yuán èr zhuǎn yōu.
乘夕棹归舟,缘源二转幽。
yuè míng kàn lǐng shù, fēng jìng tīng xī liú.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lán qì chuán jiān rù, shuāng huá yī shàng fú.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yuán shēng suī cǐ yè, bú shì bié jiā chóu.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相关内容11:

感春

别离作(一作戴叔伦诗)

望初月简于吏部

早次眉县界

登钟山馆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雪后宿王纯池州草堂
    宿君湖上宅,琴韵静参差。夜雪入秋浦,孤城连贵池。流年看共老,衔酒发中悲。良会应难再,晨鸡自......
  • 送张侍御赴郴州别驾
    佐郡人难料,分襟日复斜。一帆随远水,百口过长沙。明月江边夜,平陵梦里家。王孙对芳草,愁思杳......
  • 元日早朝
    九陌朝臣满,三朝候鼓赊。远珂时接韵,攒炬偶成花。紫贝为高阙,黄龙建大牙。参差万戟合,左右八......
  • 酬房杭州
    郡楼何其旷,亭亭广而深。故人牧馀杭,留我披胸衿。满箧阅新作,璧玉诞清音。流水入洞天,窅豁欲......
  • 仙山行
    深溪人不到,杖策独缘源。花落寻无径,鸡鸣觉近村。数翁皆藉草,对弈复倾尊。看毕初为局,归逢几......
  • 诣顺公问道
    此身知是妄,远远诣支公。何法住持后,能逃生死中。秋苔经古径,萚叶满疏丛。方便如开诱,南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