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别离作(一作戴叔伦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戎昱
2025-07-20

别离作(一作戴叔伦诗)

唐代  戎昱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
黄昏掩门后,寂寞自心知。

别离作(一作戴叔伦诗)作者简介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别离作(一作戴叔伦诗)翻译及注释

手把杏花枝,
未曾经别离。
黄昏掩门后,
寂寞自心知。

中文译文:
手握着杏花枝,
从未经历过离别。
黄昏时分,门掩起来,
寂寞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离别的情景,表达了离别后的寂寞和孤独之感。

作者用“手把杏花枝”描绘主人公手中的一支杏花枝,表达了离别前的安抚和美好。而“未曾经别离”则暗指主人公与被离别的人之间始终没有真正的离别,暗示着他们之间的特殊感情和牵挂。

诗的后两句“黄昏掩门后,寂寞自心知”则表达了离别之后的空虚和孤独之感。黄昏时分,门关上了,整个世界似乎都变得冷寂,只有寂寞深入心底。这种寥寥数语却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字珠玑,通过简洁的表述展现出离别的忧伤和孤独,让读者感受到离别带来的痛苦和无助。这种寥寥数语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别离作(一作戴叔伦诗)拼音读音参考

bié lí zuò yī zuò dài shū lún shī
别离作(一作戴叔伦诗)

shǒu bà xìng huā zhī, wèi zēng jīng bié lí.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
huáng hūn yǎn mén hòu, jì mò zì xīn zhī.
黄昏掩门后,寂寞自心知。


相关内容11:

盩厔客舍

送陆秀才归觐省

许下书情寄张韩二舍人

山中(一作朱放诗,题作山中听子规)

题藏公院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感春
    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只恨春。名位未沾身欲老,诗书宁救眼前贫。...
  • 拟古三首(第一首一作长安古意)
    龙剑昔藏影,送雄留其雌。人生阻欢会,神物亦别离。碧树感秋落,佳人无还期。夜琴为君咽,浮云为......
  • 苦辛行
    且莫奏短歌,听余苦辛词。如今刀笔士,不及屠沽儿。少年无事学诗赋,岂意文章复相误。东西南北少......
  • 望初月简于吏部
    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全移河上影,暂透林间缺。纵待三五时,终为千......
  • 早次眉县界
    匹马晓路归,悠悠渭川道。晴山向孤城,秋日满白草。...
  • 登钟山馆
    匹马宜春路,萧条背馆心。涧花寒夕雨,潭水黑朝林。野市鱼盐隘,江村竹苇深。子规何处发,青树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