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杨巨源
2025-09-09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

唐代  杨巨源  

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
已将心事随身隐,认得溪云第几重。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作者简介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翻译及注释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是唐代杨巨源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五老峰下的费君书院,抒发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和自然景物的沉浸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解向花间栽碧松,
在花丛中栽种翠绿的松树,
门前不负老人峰。
在山门前,倚老人峰而建,
已将心事随身隐,
把心中的事物尽情地隐匿,
认得溪云第几重。
辨别出多少层次的溪云。

诗意和赏析:
该诗描绘了五老峰下的费君书院,以及其与山川自然的关系。诗人用简洁而准确的描述,使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

杨巨源以解向花间栽碧松作为开头,以松树的翠绿与花丛的盛开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书院的清幽和与众不同的气质。

作者倚老人峰而建的费君书院,以山峰为背景形成了对比鲜明的景色,突出了书院的高峻之感。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将心事随身隐,将内心的烦恼尽情地隐藏起来,突出了游山享受自然景色的心境。

最后一句"认得溪云第几重",通过作者辨别出的溪云层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熟悉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五老峰下费君书院所领略到的山水之美,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赞叹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赏析,诗词将读者带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让人感受到山水的瑰丽和神奇之处。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拼音读音参考

tí wǔ lǎo fēng xià fèi jūn shū yuàn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

jiě xiàng huā jiān zāi bì sōng, mén qián bù fù lǎo rén fēng.
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
yǐ jiāng xīn shì suí shēn yǐn, rèn de xī yún dì jǐ zhòng.
已将心事随身隐,认得溪云第几重。


相关内容11:

过宋州

赠刘师服

送魏广下第归扬州

磨镜篇

乱后经淮阴岸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过始兴江口感怀
    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目前百口还相逐,旧事无人可共论。...
  • 短灯檠歌
    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
  • 和裴延龄尚书寄题果州谢舍人仙居
    飘然去谒八仙翁,自地从天香满空。紫盖迥标双鹤上,语音犹在五云中。青溪不接渔樵路,丹井唯传草......
  • 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
    渐入有年数,喜逢新岁来。震方天籁动,寅位帝车回。门巷扫残雪,林园惊早梅。与君同甲子,寿酒让......
  •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机心付当路,聊适羲......
  • 古谣
    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