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赵直中提干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7-25

和赵直中提干韵

宋代  辛弃疾  

万事推移本偶然,无亏何处更求全。
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城碍夕阳宜杖履,山供醉眼费云烟。
怪君不顾笙歌误,政拟新诗去鸟边。

和赵直中提干韵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和赵直中提干韵翻译及注释

《和赵直中提干韵》是辛弃疾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事推移本偶然,
无亏何处更求全。
折腰曾愧五斗米,
负郭元无三顷田。
城碍夕阳宜杖履,
山供醉眼费云烟。
怪君不顾笙歌误,
政拟新诗去鸟边。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现实境遇的思考。作者认为人生中的许多事情都是偶然发生的,无法完全掌控,因此追求完美和无缺是没有必要的。他自称折腰曾愧五斗米,意思是曾经因为贫穷而屈辱求生,又说自己负担不起郭元(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三顷的田地,暗示自己身世贫寒。城市的繁杂碍住了夕阳的光辉,而山中的景色让人陶醉,但却需要费尽心思去寻找云烟的美景。最后,作者责怪朋友不顾笙歌(指享受纷繁世事的欢乐,也可理解为权势和名利)而误入歧途,自己则打算从政并创作新的诗歌,远离现实的喧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生活和现实的观察,表达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他认为人生的变迁和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偶然的,没有必要一味追求完美和无缺。诗中用折腰曾愧五斗米和负郭元无三顷田来表达自己的贫穷身世,展现了作者的自嘲和对命运的无奈。城市的繁忙和喧嚣让人感到压抑,而山中的自然景色则成为他心灵的寄托和慰藉。最后,作者责怪朋友迷失在权势和名利之中,而自己选择了从政并创作新的诗歌,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远离尘嚣的宁静。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纷繁世事的回避,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和追求内心真实的向往。辛弃疾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将个人的体验与普遍的人生问题相结合,使这首诗词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的体验。

和赵直中提干韵拼音读音参考

hé zhào zhí zhōng tí gàn yùn
和赵直中提干韵

wàn shì tuī yí běn ǒu rán, wú kuī hé chǔ gèng qiú quán.
万事推移本偶然,无亏何处更求全。
zhé yāo céng kuì wǔ dǒu mǐ, fù guō yuán wú sān qǐng tián.
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chéng ài xī yáng yí zhàng lǚ, shān gōng zuì yǎn fèi yún yān.
城碍夕阳宜杖履,山供醉眼费云烟。
guài jūn bù gù shēng gē wù, zhèng nǐ xīn shī qù niǎo biān.
怪君不顾笙歌误,政拟新诗去鸟边。


相关内容11:

即事

和傅岩叟梅花二首

菩萨蛮

杂兴

鹧鸪天 和子似山行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杂兴
    灰中火如萤,燎原从此始。元气一点存,危疾亦不死。...
  • 朝中措 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
  • 鹧鸪天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
  • 杂兴
    三吴气候异,开岁固多雨。今年已暮春,霁日仅可数。寒气薄腠理,沉痛结心膂。遣奴买药物,日夜事......
  • 杂兴
    古寺高楼暮倚阑,野云不散白漫漫。好山遮尽君无恨,且作沧溟万里看。...
  • 鹧鸪天 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