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恭州夜泊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范成大
2025-09-08

恭州夜泊

宋代  范成大  

萆山硗确强田畴,村落熙然粟豆秋。
翠竹江村非锦里,青溪夜月已渝州。
小楼高下依盘石,弱缆西东战急流。
入峡初程风物异,布裙跣妇总垂瘤。

恭州夜泊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恭州夜泊翻译及注释

诗词:《恭州夜泊》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萆山硗确强田畴,
村落熙然粟豆秋。
翠竹江村非锦里,
青溪夜月已渝州。
小楼高下依盘石,
弱缆西东战急流。
入峡初程风物异,
布裙跣妇总垂瘤。

中文译文:
在恭州夜晚泊船,
茂密的山坡和广阔的田野,
乡村繁忙,稻谷和豆子成熟。
翠绿的竹子环绕江村,与锦里不同,
清澈的溪水在夜晚的月光下流过渝州。
小楼依托在高高的山石上,
脆弱的绳索在急流中奋力拉扯。
进入峡谷,刚开始的旅程,风景与众不同,
裹着布裙的妇女,赤脚而行,身上满是瘤子。

诗意和赏析:
《恭州夜泊》是范成大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描绘了夜晚在恭州泊船的景象。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出江南水乡的宁静和美丽。

诗人首先描述了茂密的山坡和广阔的田野,营造出丰收的秋天氛围,乡村熙熙攘攘,稻谷和豆子已经成熟。接着,诗人描绘了翠绿的竹子环绕的江村,与锦里(指繁华热闹的地方)不同,江村宁静而美丽。在夜晚的月光下,清澈的溪水流经渝州,给人一种宁静和宽广的感觉。

诗中出现的小楼高下依托在山石上,弱缆在急流中奋力拉扯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在船上的体验,同时也增加了诗意的层次感。进入峡谷之后,风景开始变得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鲜和异样的感觉。

最后两句描写了一个裹着布裙、赤脚而行的妇女,身上布满了瘤子。这一形象描写突出了贫困和辛劳的生活状态,与前面美丽的江南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们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为线索,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既有宁静和宽广的一面,也有贫困和辛劳的一面,给人以深思。诗词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的触动,以及对人们艰辛生活的关注。

恭州夜泊拼音读音参考

gōng zhōu yè pō
恭州夜泊

bì shān qiāo què qiáng tián chóu, cūn luò xī rán sù dòu qiū.
萆山硗确强田畴,村落熙然粟豆秋。
cuì zhú jiāng cūn fēi jǐn lǐ, qīng xī yè yuè yǐ yú zhōu.
翠竹江村非锦里,青溪夜月已渝州。
xiǎo lóu gāo xià yī pán shí, ruò lǎn xī dōng zhàn jí liú.
小楼高下依盘石,弱缆西东战急流。
rù xiá chū chéng fēng wù yì, bù qún xiǎn fù zǒng chuí liú.
入峡初程风物异,布裙跣妇总垂瘤。


相关内容11:

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

酒边

暮春上塘道中

玉山道中

题张希贤纸本花四首牡丹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程助教远饯求诗
    残山剩水带离亭,送客烦君远作程。直欲明年击吴榜,白沙翠竹是柴荆。...
  • 邯郸驿
    长安大道走邯郸,倚瑟佳人怅望间。若见膻腥似今日,汉宫何用忆关山!...
  • 山径
    云根新径络山腰,暗绿交阴宿露飘。行到竹深啼鸟闹,鹁鸠老怨画眉娇。...
  • 十月二十六日三偈
    有个安心法,无时不可行。只将今日事,随分了今生。...
  • 次韵徐提举游石湖三绝
    日脚烘晴已破烟,山头云气尚披绵。却须多谢朝来雨,洗净明湖镜裹天。...
  • 姑恶
    姑恶妇所云,恐是妇偏辞。姑言妇恶未有之,妇言始恶未可知姑不恶,妇不死。与人作妇亦大难,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