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19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宋代  苏轼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翻译及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苏轼在望湖楼醉书时的景象。诗中描绘了一幅湖畔夏日的画面,以及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了湖畔的美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写道:“放生鱼鳖逐人来”,表达了湖中的鱼鳖自由自在地游弋,让人感到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写到“无主荷花到处开”,描绘了湖面上无数盛开的荷花,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这两句诗描绘了湖畔的景色,营造出一个自然和谐的氛围。

接着,苏轼写道:“水枕能令山俯仰”,这句诗以水的视角描绘了山的景象。湖水像枕头一样,使得山峦在水中显得更加起伏有致,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这种写法不仅表现了苏轼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还把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最后一句诗“风船解与月徘徊”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和自由。风船在湖面上随风漂浮,而月亮则在天空中徘徊,给人一种游离自在、超脱尘世的感觉。这句诗意味深远,暗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传达了苏轼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湖水、山峦、荷花、鱼鳖等元素,展现了自然的独立与自由,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同时,诗人以自然景色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和对自由、超脱的追求。

总之,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苏轼的才华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它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人生的哲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拼音读音参考

liù yuè èr shí qī rì wàng hú lóu zuì shū wǔ ju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fàng shēng yú biē zhú rén lái, wú zhǔ hé huā dào chù kāi.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shuǐ zhěn néng lìng shān fǔ yǎng, fēng chuán jiě yǔ yuè pái huái.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相关内容11: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山村五绝

孙莘老寄墨四首

入峡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江神子/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
  • 过高邮寄孙君孚
    过淮风气清,一洗尘埃容。水木渐幽茂,菰蒲杂游龙。可怜夜合花,青枝散红茸。美人游不归,一笑当......
  • 登云龙山
    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
  •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
  • 皇太后阁六首
    仙家日月本长闲,送腊迎春亦偶然。翠管银罂传故事,金花彩胜作新年。...
  • 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汤雪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