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江上送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0

江上送客

唐代  白居易  

江花已萎绝,江草已销歇。
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
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共是多感人,仍为此中别!

江上送客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江上送客翻译及注释

《江上送客》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花已萎绝,
江草已销歇。
远客何处归?
孤舟今日发。

杜鹃声似哭,
湘竹斑如血。
共是多感人,
仍为此中别!

译文:
江上的花已经凋谢殆尽,
江边的草已经枯萎消逝。
远行的客人将去何方归?
孤独的小舟今天启程。

杜鹃的声音像是在哭泣,
湘江边的竹林斑驳如血。
我们都是多么感伤,
仍然要在此地分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感和思念之情。江花凋谢和江草枯萎的描写,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事物的消逝,暗示了离别的不可避免。诗人问道远行的客人将去何方归,表达了对离别者归乡的关切和期盼。孤舟启程的描写增强了离别的感觉,舟行江上,离别的痛苦更加鲜明。

诗中的杜鹃声似哭和湘竹斑如血的描写,通过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离别的悲伤氛围。杜鹃的声音仿佛在哭泣,湘江边的竹林颜色斑驳如血,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离别带来的伤感。

赏析:
《江上送客》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写,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诗中的江花、江草和杜鹃声等景物描写,通过形象的对比和象征的运用,使诗意更加深远。诗人以离别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将离别的哀愁和内心的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直接而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痛感和对归乡的期盼。离别作为人生中常见的主题,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真实而深刻的描绘,引发读者对离别和别离情感的共鸣。

这首诗词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简洁的语言风格,展示了白居易的才华和对人生离别的深刻体验。它使读者在感受离别的痛苦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流转和人世间离合的思考。

江上送客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shàng sòng kè
江上送客

jiāng huā yǐ wēi jué, jiāng cǎo yǐ xiāo xiē.
江花已萎绝,江草已销歇。
yuǎn kè hé chǔ guī? gū zhōu jīn rì fā.
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
dù juān shēng shì kū, xiāng zhú bān rú xuè.
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gòng shì duō gǎn rén, réng wèi cǐ zhōng bié!
共是多感人,仍为此中别!


相关内容11:

见紫薇花忆微之

江郎山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和陶读《山海经

宫词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新亭病后独坐招李侍郎公垂
    新亭未有客,竟日独何为?趁暖泥茶灶,防寒夹竹篱。头风初定后,眼暗欲明时。浅把三分酒,闲题数......
  • 同崔十八宿龙门兼寄令狐尚书冯常侍
    水碧玉磷磷,龙门秋胜春。山中一夜月,海内两闲人。等是幽栖伴,俱非富贵身。尚书与常侍,不可得......
  • 蝉
    蜕形浊污中,羽翼便翾好。秋来闲何阔,已抱寒茎槁。...
  • 和陶拟古九首
    少年好远游,荡志隘八荒。九夷为藩篱,四海环我堂。卢生与若士,何足期渺茫。稍喜海南州,自古无......
  • 无题
    六秩行当启,区中缘更疏。不贪为我宝,安步当君车。故国多乔木,先人有敝庐。誓将闲散好,不著一......
  • 东城桂三首
    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