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陶读《山海经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8

和陶读《山海经

宋代  苏轼  

郑君故多方,元翁所亲指。
奇文二百篇,了未出生死。
素书在黄石,岂敢乱跪履。
万法等成坏,金丹差可恃。

和陶读《山海经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和陶读《山海经翻译及注释

《和陶读《山海经》》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郑君故多方,
元翁所亲指。
奇文二百篇,
了未出生死。
素书在黄石,
岂敢乱跪履。
万法等成坏,
金丹差可恃。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陶渊明的,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和对《山海经》的评论。诗中提到了郑君和元翁,分别指陶渊明和苏轼自己。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他的作品被称为奇文,二百篇指的是他的作品数量。诗中表达了对陶渊明的赞美,认为他的作品超越了生死的界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陶渊明的敬仰和对《山海经》的评价。诗中的“郑君”指陶渊明,他是苏轼非常敬仰的文学家。通过称陶渊明为郑君,表达了对他的友情和敬意。而“元翁”则是指苏轼自己,他以自己与陶渊明的交情来表达对陶渊明的称赞。

诗中提到的《山海经》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地理、民族和神话的著名文献,被认为是古代地理学的奠基之作。苏轼称赞陶渊明的作品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意味着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价值。通过引用《山海经》这部古代经典,苏轼展示了自己对古代文化的熟悉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整首诗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展示了苏轼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和对古代文化的推崇。这首诗词既是对陶渊明的赞颂,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化人的情怀和对古代文学的热爱。

和陶读《山海经拼音读音参考

hé táo dú shān hǎi jīng
和陶读《山海经》

zhèng jūn gù duō fāng, yuán wēng suǒ qīn zhǐ.
郑君故多方,元翁所亲指。
qí wén èr bǎi piān, le wèi chū shēng sǐ.
奇文二百篇,了未出生死。
sù shū zài huáng shí, qǐ gǎn luàn guì lǚ.
素书在黄石,岂敢乱跪履。
wàn fǎ děng chéng huài, jīn dān chā kě shì.
万法等成坏,金丹差可恃。


相关内容11:

春日

和陶拟古九首

初入太行路

送綦毋秘(一作校)书弃官还江东

失调名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枕上见千里。窗中窥万室。悠悠长路人。暧暧远郊日。惆怅极浦外。迢递孤......
  • 江郎山
    林虑双童长不食,江郎三子梦还家。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共烟霞。...
  • 见紫薇花忆微之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 宫词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 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
    阙塞龙门口,祗园鹫岭头。曾随减劫坏,今遇胜缘修。再莹新金刹,重装旧石楼。病僧皆引起,忙客亦......
  • 和陶拟古九首
    客去室幽幽,服鸟来座隅。引吭伸两翅,太息意不舒。吾生如寄耳,何者为吾庐。去此复何之,少安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