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同赵校书题普救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杨巨源
2025-09-10

同赵校书题普救寺

唐代  杨巨源  

东门高处天,一望几悠然。
白浪过城下,青山满寺前。
尘光分驿道,岚色到人烟。
气象须文字,逢君大雅篇。

同赵校书题普救寺作者简介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同赵校书题普救寺翻译及注释

《同赵校书题普救寺》是唐代杨巨源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门高处天,一望几悠然。
白浪过城下,青山满寺前。
尘光分驿道,岚色到人烟。
气象须文字,逢君大雅篇。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寺庙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文学创作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描写东门高处的天空、城下的白浪、寺庙前的青山,以及尘光、岚色和人烟的分布,展示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作者认为这样的景色需要通过文字来表达,以此来称颂大雅的文学作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和细腻的描绘技巧,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东门高处的辽阔天空、城下白浪的奔涌、寺庙前青山的壮美,以及尘光、岚色和人烟的分布。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境界。

诗中提到"气象须文字,逢君大雅篇",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看重。他认为这样壮丽的景色需要通过文字来表达,才能真正展现出其中的美妙。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文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创作出优雅高尚的作品,以传承文化和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并呼唤文人要用文字来表达这样的景色和情感。它具有简洁清新的语言风格,给人以美好的感受,是一首优秀的唐代诗词作品。

同赵校书题普救寺拼音读音参考

tóng zhào jiào shū tí pǔ jiù sì
同赵校书题普救寺

dōng mén gāo chù tiān, yī wàng jǐ yōu rán.
东门高处天,一望几悠然。
bái làng guò chéng xià, qīng shān mǎn sì qián.
白浪过城下,青山满寺前。
chén guāng fēn yì dào, lán sè dào rén yān.
尘光分驿道,岚色到人烟。
qì xiàng xū wén zì, féng jūn dà yá piān.
气象须文字,逢君大雅篇。


相关内容11:

祗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

上裴中丞

临水看花

辞魏博田尚书出境后,感恩恋德,因登丛台

省中直夜对雪寄李师素侍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东方半明
    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嗟尔残月勿相疑,同光共影须臾期。残月晖晖,太白睒睒。鸡三号......
  • 早朝
    钟声清禁才应彻,漏报仙闱俨已开。双阙薄烟笼菡萏,九成初日照蓬莱。朝时但向丹墀拜,仗下方从碧......
  • 中书送敕赐斋馔戏酬
    常日每齐眉,今朝共解颐。遥知大官膳,应与众雏嬉。...
  •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
    三献具举,九旗将旋。追劳表德,罢享宾天。风引仙管,堂虚画筵。芳馨常在,瞻望悠然。...
  • 巴南郡斋雨中偶看长历是日小雪有怀昔年朝谒因成八韵
    夷落朝云候,王正小雪辰。缅怀朝紫陌,曾是洒朱轮。气耿簪裾肃,风严刻漏频。暗飞金马仗,寒舞玉......
  • 送文畅上人东游
    桑门许辩才,外学接宗雷。护法麻衣净,翻经贝叶开。宗通知不染,妄想自堪哀。或结西方社,师游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