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萧至忠
2025-07-23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代  萧至忠  

九日  

天跸三乘启,星舆六辔行。
登高凌宝塔,极目遍王城。
神卫空中绕,仙歌云外清。
重阳千万寿,率舞颂升平。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作者简介

萧至忠(?-713年),兰陵(今山东兰陵)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早年曾任畿尉,后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因依附武三思被擢升为御史中丞,改任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萧至忠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景龙三年(709年),升任侍中,依附于皇后韦氏。唐隆政变后,萧至忠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刑部尚书、中书令,封酂国公。开元元年(713年),萧至忠与太平公主图谋不轨,意欲作乱,结果事情泄露。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党羽,萧至忠伏诛。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九月九日登上慈恩寺浮图,奉和应制。
天跸之上启动三辆神车,星舆的六匹马匹行进。
登上高塔俯瞰,眺望遍及王城全景。
神明卫士环绕空中,仙人的歌声来自云外清凉之处。
重阳节庆祝长寿,引领众舞祝贺平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九月九日登上慈恩寺浮图为背景,描绘了登高远望的情景。萧至忠运用了华丽而富有节奏感的描写,表达对九月九日这一重阳佳节的庆祝与歌颂。他描绘了神明和仙人贯穿于整个景象中,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诗中的“天跸三乘启,星舆六辔行”是在描述神车的华丽和庄严,象征着吉祥和神秘力量的到来。接下来,作者将视线从高塔上延伸,俯瞰王城全景,展现出壮丽的景色。

诗的结尾,“重阳千万寿,率舞颂升平”以明朗而欢快的语气表达了对重阳节的庆祝,并借此祈求国家的繁荣昌盛。

整首诗意境深远,华丽而庄严,充满了对宏伟景象和节日庆典的热爱与赞美。通过描绘神明和仙人,诗句营造出一种恢弘神奇的氛围,给读者带来欢愉而愉悦的阅读体验。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jiǔ yuè jiǔ rì dēng cí ēn sì fú tú yìng zhì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tiān bì sān shèng qǐ, xīng yú liù pèi xíng.
天跸三乘启,星舆六辔行。
dēng gāo líng bǎo tǎ, jí mù biàn wáng chéng.
登高凌宝塔,极目遍王城。
shén wèi kōng zhōng rào, xiān gē yún wài qīng.
神卫空中绕,仙歌云外清。
chóng yáng qiān wàn shòu, lǜ wǔ sòng shēng píng.
重阳千万寿,率舞颂升平。


相关内容11:

喜赦

人日侍宴大明宫应制

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

贬降至汝州广城驿

洛阳客舍逢祖咏留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
    并命登仙阁,分曹直礼闱。大官供宿膳,侍史护朝衣。卷幔天河入,开窗月露微。小池残暑退,高树早......
  • 送杜侍御赴上都
    避马台中贵,登车岭外遥。还因贡赋礼,来谒大明朝。地入商山路,乡连渭水桥。承恩返南越,尊酒重......
  • 正朝上左相张燕公
    岁去愁终在,春还命不来。长吁问丞相,东阁几时开。...
  • 祭汾阴乐章
    大乐和畅,殷荐明神。一降通感,八变必臻。有求斯应,无德不亲。降灵醉止,休征万人。...
  • 三月闺情
    三月春将尽,空房妾独居。蛾眉愁自结,鬓发没情梳。□□□□□,□□□□□。□□□□□,□□□......
  • 祭汾阴乐章·太和
    於穆圣皇,六叶重光。太原刻颂,后土疏场。宝鼎呈符,歊云孕祥。礼乐备矣,降福穰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