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宜兴庵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09-09

题宜兴庵壁

宋代  李曾伯  

拂石坐小桥,临流俯清泚。
松声与禽声,可以醒吾耳。

题宜兴庵壁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题宜兴庵壁翻译及注释

《题宜兴庵壁》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作者拂动石头坐在小桥上,俯瞰着潺潺流水。其中松树的声音与鸟儿的鸣叫相伴,使得作者的耳朵得到了清醒和启迪。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拂动石头坐在小桥上,
俯瞰着潺潺流水。
松树的声音与鸟儿的鸣叫,
使我的耳朵焕然一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宜兴庵的景象。作者坐在一座小桥上,轻轻拂动着石头,眺望着流淌的清泚。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松树的声音和鸟儿的鸣叫相互交融,给作者带来了心灵的清醒和启发。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色中的宁静和美好。作者选择在宜兴庵这个僻静的地方,以一种淡然的姿态,与大自然亲近并感受它的美妙。拂动石头的动作与坐在小桥上的姿态,彰显出作者在这个宁静环境中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意愿。流水潺潺,松声和禽鸣相伴,使作者的耳朵得到了一种清新的体验,也让他的心境更加宁静和明朗。这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使得作者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心灵的净化之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追求宁静与清新、修身养性的心境。它让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给予读者以内心的舒缓和启迪。

题宜兴庵壁拼音读音参考

tí yí xīng ān bì
题宜兴庵壁

fú shí zuò xiǎo qiáo, lín liú fǔ qīng cǐ.
拂石坐小桥,临流俯清泚。
sōng shēng yǔ qín shēng, kě yǐ xǐng wú ěr.
松声与禽声,可以醒吾耳。


相关内容11:

挽虞沧江提刑三首

闻友人过吴

题伯兄新楼

雨花台

萧山县下遇雨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寓宿黄观复书堂晨至海棠花下走笔呈苏召叟
    春风忽来花满树,海棠最多绕栏吐。客愁才动不复安,两脚春泥踏春雨。高枝背面辞晓喧,低枝湿透挥......
  • 送郭靖父还金陵二首
    慈恩得隽绿衣归,凡客南来罕似之。名氏已标希吕第,文化要继幼安诗。行登衮衮诸公上,毋鄙区区一......
  • 兰亭记
    风流盛集数兰亭,刻石纷纷岂有真。嗟老感时何足慕,千年谁记浴沂人。...
  • 陈武帝钓台
    路才容马尽荒茅,谁识仙人旧钓鳌。流水不随船影断,乱山犹带弹痕高。春烟粉黑重生葑,暮雨灰红半......
  • 入蜀垫江道间二首
    纸被夜受用,布袍朝奏功。光阴半行客,气象一衰翁。何事朝伊夕,才非雨即风。年华苦相背,归去又......
  • 朱潭
    消散羁愁益坦然,况当初暖欲晴夫。清溪苔滑重抄纸,浅屋柴香正煮绵。隔水杀鸡祠杜土,过桥嘶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