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赠宣义大师英公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若拙
2025-07-19

奉赠宣义大师英公

宋代  李若拙  

昔岁高名动九重,衡山别后碧云空。
紫袍亲受龙墀上,白足频登虎殿中。
小篆每轻秦相法,隸书犹鄙晋臣功。
多才多艺如师少,当世群贤尽嚮风。

奉赠宣义大师英公翻译及注释

奉赠宣义大师英公

昔岁高名动九重,
衡山别后碧云空。
紫袍亲受龙墀上,
白足频登虎殿中。

小篆每轻秦相法,
隸书犹鄙晋臣功。
多才多艺如师少,
当世群贤尽嚮风。

中文译文:
向宣义大师英公赠诗

曾在高位名动九重,
离开衡山,碧云空空。
紫袍亲自受封于龙墀上,
白足频繁登上虎殿。

我的小篆笔法,常被轻忽,
我的隶书功力,反而不如晋朝臣子。
你拥有多才多艺,如同年少时的师傅,
在这个世上,群贤之中,你是无人能及的风云人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李若拙向宣义大师英公致敬的作品。宣义大师英公是宋朝时期的一位大师级人物,他在文学、政治和学术上都有显著成就。作者通过表达对宣义大师的敬佩之情,展现了他在当时社会的特殊地位和令人钦佩的才华。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宣义大师离开衡山后,归隐于世的场景,衡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一个隐士修行的地方。紫袍代表皇权的尊贵,龙墀和虎殿代表官位的高升,这两句表达了宣义大师曾经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的辉煌。

第三、四句则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其他学者对宣义大师的羡慕和敬佩之情。作者自谦自己的小篆和隶书不如宣义大师,而且隶书甚至不如晋朝的臣子们。这一表达体现了作者对宣义大师才华卓越的赞叹,也暗示了在当时的学者中,宣义大师是无人能及的。

诗的最后两句总结了宣义大师的多才多艺,比喻他就像年少时的师傅一样,引领当世的众多才子。这个比喻也表达了宣义大师对后辈的悉心教导和引领。

整首诗以叙事和赞美的方式,向宣义大师英公致敬。通过表达对宣义大师的崇敬和羡慕之情,以及对他才华的赞赏,诗意深沉且具有亲切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时学术和政治的氛围,以及宣义大师在其中的独特地位。

奉赠宣义大师英公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zèng xuān yì dà shī yīng gōng
奉赠宣义大师英公

xī suì gāo míng dòng jiǔ zhòng, héng shān bié hòu bì yún kōng.
昔岁高名动九重,衡山别后碧云空。
zǐ páo qīn shòu lóng chí shàng, bái zú pín dēng hǔ diàn zhōng.
紫袍亲受龙墀上,白足频登虎殿中。
xiǎo zhuàn měi qīng qín xiāng fǎ, lì shū yóu bǐ jìn chén gōng.
小篆每轻秦相法,隸书犹鄙晋臣功。
duō cái duō yì rú shī shǎo, dāng shì qún xián jǐn xiàng fēng.
多才多艺如师少,当世群贤尽嚮风。


相关内容11:

舞雩台

乌目山五题·延福院

庐墓有感

和任比部忆梅

疏山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紫蔕梅
    外面看来本色非,香袍隐映省垣薇。谁知傲睨风霜底,不改平生一布衣。...
  • 句
    全家离锦水,五月下瞿塘。绣服青蛾女,雕鞍白面郎。累累辎重远,杳杳路歧长。...
  • 杂诗
    猗兰生幽林,秀叶凝绿滋。含芬静不发,默与清风期。美人闲婉娈,遗世从云螭。袖中双珠明,照人冰......
  • 秋怀
    风高天宇寒,朝来几鸿过。长铗诉新怀,短檠续旧课。霜梧触阶棱,铿然警痴坐。吾发半已白,功名况......
  • 题蒋山
    登临要说六朝遗,一个乾坤几合离。豪杰已随流水去,兴亡只有此山知。古松隔道招游客,丹对斜阳话......
  • 寒食出郊三首
    往岁逢寒食,青鞋踏落花。题诗山寺壁,沽酒野人家。草长春无际,身閒意自遐。时时县亭畔,画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