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漫天岭赠僧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元稹
2025-09-09

漫天岭赠僧

唐代  元稹  

五上两漫天,因师忏业缘。
漫天无尽日,浮世有穷年。

漫天岭赠僧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漫天岭赠僧翻译及注释

《漫天岭赠僧》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漫天岭赠僧

五上两漫天,
因师忏业缘。
漫天无尽日,
浮世有穷年。

译文:
五次攀登两座高山,
为了向师傅忏悔修行的因缘。
无尽的白天漫长无边,
尘世之间的岁月却有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元稹攀登两座高山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师傅的敬意和对修行的虔诚。诗中的"漫天岭"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象征着修行的艰难困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元稹提到自己攀登了五次,表明他的努力和坚持。"因师忏业缘"表达了元稹向师傅忏悔自己的修行过程,这显示了他对佛教教义的信仰和追求。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时间的无穷与人生的有限,暗示了尘世中一切都是短暂的,只有修行能够超越时空的束缚。

赏析:
《漫天岭赠僧》以简练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攀登高山的情景,通过山峰的高耸和攀登的艰辛,表达了修行之路的艰难和对佛教信仰的虔诚。诗人将时间和尘世的有限与修行的无穷相对照,传达出对世俗生活的冷静和对修行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超越尘世的向往。

该诗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五次攀登与两座高山、漫天与浮世的对比,凸显了修行的艰辛和时光的短暂。同时,通过"漫天岭"和"浮世"这两组对比词语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修行道路的尊重和对尘世的看透。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展现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远的思想内涵,展示了元稹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才华和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它是元稹创作中的一颗明珠,也是唐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漫天岭赠僧拼音读音参考

màn tiān lǐng zèng sēng
漫天岭赠僧

wǔ shàng liǎng màn tiān, yīn shī chàn yè yuán.
五上两漫天,因师忏业缘。
màn tiān wú jìn rì, fú shì yǒu qióng nián.
漫天无尽日,浮世有穷年。


相关内容11:

别毅郎(此后三首,工部侍郎时诗)

修龟山鱼池示众僧

东园玩菊

登香炉峰顶

村中留李三固言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闲居
    空腹一盏粥,饥食有馀味。南檐半床日,暖卧因成睡。绵袍拥两膝,竹几支双臂。从旦直至昏,身心一......
  • 晚望
    江城寒角动,沙洲夕鸟还。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 与吴侍御春游
    苍龙阙下陪骢马,紫阁峰头见白云。满眼流光随日度,今朝花落更纷纷。...
  • 食后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
  • 狂醉
    一自柏台为御史,二年辜负两京春。岘亭今日颠狂醉,舞引红娘乱打人。...
  • 自责
    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他时得见牛常侍,为尔君前捧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