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闻早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5

闻早莺

唐代  白居易  

日出眠未起,屋头闻早莺。
忽如上林晓,万年枝上鸣。
忆为近臣时,秉笔直承明。
春深视草暇,旦暮闻此声。
今闻在何处,寂寞浔阳城。
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
不作天涯意,岂殊禁中听。

闻早莺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闻早莺翻译及注释

《闻早莺》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诗人在日出时醒来,闻到早莺的鸣叫声,激发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日出未起眠,床头闻早莺。
突然如同上林的晨曦,万年树枝上鸣。
回忆曾经做过近臣,拿起笔直接接受了前朝的明命。
春天深了,欣赏花草的时间多了,早晚都能听到这声音。
如今这声音在哪里,寂寞地响在浔阳城。
鸟鸣声所有的一切都一样,只有人的情感在不停变换。
不做旅途中的思绪,岂能和内廷有所区别听。

这首诗以闻早莺的场景为开端,通过描写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受,抒发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思量。诗人在听到早莺的声音时,想起了自己曾经做过近臣,曾在内廷中为朝廷工作,秉笔直承明命,表达了对过去官场生活的怀念和对自己角色身份的沉思。

而后,诗人将目光投向了眼下的春天,看到了花草的美丽和闲暇之余能够欣赏的时间。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他都能听到早莺的歌声。然而,他又感叹现在自己所处的浔阳城的寂寞,对比自然的和谐与人世的离散。鸟鸣声不变,只有人的情感在不断变换。

最后两句诗,诗人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做旅途中的人那样忧思离散,不同于身处禁中的人那样专心致志。这里可以看出,诗人通过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辨和对现状的不满。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物为基础,通过叙述诗人的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寄托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态度。

闻早莺拼音读音参考

wén zǎo yīng
闻早莺

rì chū mián wèi qǐ, wū tóu wén zǎo yīng.
日出眠未起,屋头闻早莺。
hū rú shàng lín xiǎo, wàn nián zhī shàng míng.
忽如上林晓,万年枝上鸣。
yì wèi jìn chén shí, bǐng bǐ zhí chéng míng.
忆为近臣时,秉笔直承明。
chūn shēn shì cǎo xiá, dàn mù wén cǐ shēng.
春深视草暇,旦暮闻此声。
jīn wén zài hé chǔ, jì mò xún yáng chéng.
今闻在何处,寂寞浔阳城。
niǎo shēng xìn rú yī, fēn bié zài rén qíng.
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
bù zuò tiān yá yì, qǐ shū jìn zhōng tīng.
不作天涯意,岂殊禁中听。


相关内容11:

晚望

招东邻

梦井

过李生

永贞二年正月二日上御丹凤楼赦天下…不及盛观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辛夷花(问韩员外)
    问君辛夷花,君言已斑驳。不畏辛夷不烂开,顾我筋骸官束缚。缚遣推囚名御史,狼藉囚徒满田地。明......
  • 赠吴渠州从姨兄士则
    忆昔分襟童子郎,白头抛掷又他乡。三千里外巴南恨,二十年前城里狂。宁氏舅甥俱寂寞,荀家兄弟半......
  • 夫远征
    赵卒四十万,尽为坑中鬼。赵王未信赵母言,犹点新兵更填死。填死之兵兵气索,秦强赵破括敌起。括......
  • 再酬复言和前篇
    经过二郡逢贤牧,聚集诸郎宴老身。清夜漫劳红烛会,白头非是翠娥邻。曾携酒伴无端宿,自入朝行便......
  • 杏为梁-刺居处僭也
    右为梁,桂为柱,何人堂室李开府。碧砌红轩色未干,去年身殁今移主。高其墙,大其门,谁家第宅卢......
  • 蜀路石妇
    道傍一石妇,无记复无铭。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征行。夫行二十载,妇独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