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云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9-09

宋代  司马光  

晴空碧於水,那得片云飞。
映日成丹凰,随风变白衣。
去来皆绝迹,隐显两忘机。
天理谁能测,终然何所归。

云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云翻译及注释

《云》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描绘了云的景象,并通过云的变化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晴空碧于水,那得片云飞。
映日成丹凰,随风变白衣。
去来皆绝迹,隐显两忘机。
天理谁能测,终然何所归。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晴朗的天空和飘浮的云朵,表达了云的飞行和变化。诗中的云被比喻为凤凰,它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红如丹凤,随着风的吹拂而变成白色的衣裳。这种变化形象地展示了云的飘忽不定和多变的特性。

诗词的意境深远,通过云的变化,作者抒发了对人生和世事无常的思考。诗中提到云的来去无踪,隐现之间仿佛忘却了自身的存在。这种变化和消失的过程使人们难以捉摸,也让人们感叹天理的深奥和人生的无常。最后,诗人问道,天理究竟由谁来揣测呢?云最终又将归于何处呢?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因为一切都在不断变化,无法预测。同时,诗中的云也象征着人的心境和命运,使人们对生命的意义和归宿产生深思。整首诗词给人以深邃的感受,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云拼音读音参考

yún

qíng kōng bì yú shuǐ, nà de piàn yún fēi.
晴空碧於水,那得片云飞。
yìng rì chéng dān huáng, suí fēng biàn bái yī.
映日成丹凰,随风变白衣。
qù lái jiē jué jī, yǐn xiǎn liǎng wàng jī.
去来皆绝迹,隐显两忘机。
tiān lǐ shuí néng cè, zhōng rán hé suǒ guī.
天理谁能测,终然何所归。


相关内容11: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模写精楷难复加仆虽未睹

已亥杂诗 306

鸟栖曲二首

已亥杂诗 150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已亥杂诗 188
    杭州风俗闹兰盆,绿蜡金炉梵唱繁。我说天台三字偈,胜娘膜拜礼沙门。...
  • 园中书事二绝
    芳洲晚日鲜,曲岸新雨好。红薇点圆荷,金{上艹下登}出幽草。...
  • 已亥杂诗 69
    吾祖平生好孟坚,丹黄郑重万珠圆。不才窃比刘公是,请肄班香再十年。...
  • 已亥杂诗 256
    一自天钟第一流,年来花草冷苏州。儿家心绪无人见,他日埋香要虎丘。...
  • 和秉国芙蓉五章
    后时独立诚难事,犹赖阶庭有菊丛。绰约霜前弄姿态,非如群木万株红。...
  • 自嘲
    盘飧罗新蔬,充腹不求余。穷巷书扃户,闲轩卧读书。有心齐塞马,无意羡川鱼。世道方邀逐,如君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