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榆社硖口村早发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元好问
2025-09-09

榆社硖口村早发

元代  元好问  

瘦马长途懒着鞭,客怀牢落五更天。
几时不属鸡声管,睡彻东窗日影偏。

榆社硖口村早发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榆社硖口村早发翻译及注释

《榆社硖口村早发》是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晨出发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瘦马长途懒着鞭,
客怀牢落五更天。
几时不属鸡声管,
睡彻东窗日影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瘦马长途懒得鞭策为开头,描绘了作者早晨出发的场景。瘦马象征着旅途的辛苦和艰难,而懒得鞭策则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疲惫和无奈。接着,诗中提到了“客怀牢落五更天”,表达了作者身为旅客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五更天指的是凌晨五点左右,此时大多数人还在熟睡,而旅客却早早起身,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境况。

接下来的两句“几时不属鸡声管,睡彻东窗日影偏”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知和思考。鸡声管指的是早晨鸡鸣的时候,而作者在旅途中已经久久没有听到这个声音了,这暗示了作者长时间的离乡之旅。而“睡彻东窗日影偏”则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辗转反侧,无法安稳入眠的心情。日影偏指的是太阳的光线斜射进东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场景和表达作者的思考,展现了旅客的孤独、疲惫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旅途的艰辛。

榆社硖口村早发拼音读音参考

yú shè xiá kǒu cūn zǎo fā
榆社硖口村早发

shòu mǎ cháng tú lǎn zhe biān, kè huái láo luò wǔ gēng tiān.
瘦马长途懒着鞭,客怀牢落五更天。
jǐ shí bù shǔ jī shēng guǎn, shuì chè dōng chuāng rì yǐng piān.
几时不属鸡声管,睡彻东窗日影偏。


相关内容11:

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写望

山舍小轩有石竹二丛鬨然秀发因成二章

和黄亢与季父见访

水调歌头

太湖诗·投龙潭(在龟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夏日即事
    石枕凉生菌阁虚,已应梅润入图书。不辞齿发多衰病,所喜林泉有隐居。粉竹亚梢垂宿露,翠荷差影聚......
  • 满庭芳
    昴宿储祥,奎星荐瑞,元来天产英姿。都缘鼻祖,织女与支机。自是流芳垂庆,仙风道骨果清奇。称觞......
  • 和皓文二绝
    芳草谁能梦谢池,但将心地喻摩尼。千岩万壑时相忆,明月清风两自知。...
  • 僧有示西湖墨本者就孤山左侧林萝秘邃间状出
    泉石年来偶结庐,冷挨松雪瞰西湖。高僧好事仍多艺,已共孤山入画图。...
  • 怀长吉上人北游
    青山日已远,香裓渐多尘。应爱淮流上,聊逢月色新。孤禅安逆旅,警句语谁人。复有伤离客,中林病......
  • 送遂良师游天台
    贝叶松枝想暂閒,半囊乘兴几时还。船窗月上沧州远,应有诗题忆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