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写望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逋
2025-09-07

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写望

宋代  林逋  

西湖  

天竺横分景色宽,孤山背后泊船看。
林藏野路秋偏静,水映渔家晚自寒。
拂拂烟云初淡荡,萧萧芦苇半衰残。
舂锄数点谁惊起,书破晴云粉字乾。

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写望作者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写望翻译及注释

《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写望》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竺横分景色宽,
孤山背后泊船看。
林藏野路秋偏静,
水映渔家晚自寒。
拂拂烟云初淡荡,
萧萧芦苇半衰残。
舂锄数点谁惊起,
书破晴云粉字乾。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湖孤山寺后的船中所看到的景色。天竺山横亘在湖面上,将景色分割得宽广。孤山背后停泊着船只,作者站在船中远眺。秋天的野路在林中隐蔽,显得异常宁静。湖水倒映着渔家的房屋,夜晚的气温逐渐变冷。微风吹拂着烟云,使其逐渐淡散。芦苇发出萧瑟的声音,已经有一半凋零残败。有人在舂锄,发出几声响动,引起了谁的惊起。书页破裂,晴朗的云彩下的字迹变得模糊。

赏析:
这首诗以西湖孤山寺为背景,通过描绘景色和气氛,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首先,作者以天竺山横亘在湖面上的景象开篇,展示了宽广的景色。接着,通过描述孤山背后停泊的船只,以及林中的野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秋天氛围。湖水倒映着渔家的房屋,暗示了夜晚的寒冷。烟云被微风吹散,芦苇逐渐凋零,这些描写增加了诗词的凄凉感。

诗的最后两句,舂锄的声音和书页的破裂,给人以突然的感觉。舂锄声引起了谁的惊起,书页破裂的字迹变得模糊,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展示了林逋的才华和对自然景色的敏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写望拼音读音参考

xī hú gū shān sì hòu zhōu zhōng xiě wàng
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写望

tiān zhú héng fēn jǐng sè kuān, gū shān bèi hòu pō chuán kàn.
天竺横分景色宽,孤山背后泊船看。
lín cáng yě lù qiū piān jìng, shuǐ yìng yú jiā wǎn zì hán.
林藏野路秋偏静,水映渔家晚自寒。
fú fú yān yún chū dàn dàng, xiāo xiāo lú wěi bàn shuāi cán.
拂拂烟云初淡荡,萧萧芦苇半衰残。
chōng chú shǔ diǎn shuí jīng qǐ, shū pò qíng yún fěn zì gān.
舂锄数点谁惊起,书破晴云粉字乾。


相关内容11:

水亭秋日偶书

感皇恩 寿韩侯恬然

冬日卫枢至

出京

满庭芳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诉衷情
    碧沼红芳烟雨静,倚兰桡。垂玉佩,交带,袅纤腰。鸳梦隔星桥,迢迢。越罗香暗销,坠花翘。...
  • 夏日池上
    莲香如绮细蒙蒙,翡翠窥鱼袅水葓。卷箔未生单簟月,凭栏初过一襟风。横欹片石安琴荐,独倚新篁看......
  • 龙门杂诗
    石楼绕清伊,尘土天所限。人言无僧久,草满不复铲。滩声激悲壮,山意出高蹇。当年香山老,挂冠遂......
  • 山舍小轩有石竹二丛鬨然秀发因成二章
    麝香眠后露檀匀,绣在罗衣色未真。斜倚细丛如有恨,冷摇疏朵欲生春。阶前红药推词客,篱下黄花重......
  • 和黄亢与季父见访
    积水凝悬馆,船宽或结楼。一窗方寄傲,二巷忽同游。怨慕采菱曲,苍茫拾翠洲。微风起蘋末,归路满......
  • 水调歌头
    来复迈七日,亨泰兆三阳。恰逢临吉中应,浸长三阳刚。天地凝成正气,岳渎锺为秀杰,玉燕纪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