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六垂云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10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六垂云沜

宋代  苏辙  

未见垂云沜,其如归兴何。
路穷双足热,为我洗磐陀。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六垂云沜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六垂云沜翻译及注释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六垂云沜》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未见垂云沜,其如归兴何。
路穷双足热,为我洗磐陀。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李公麟山庄看到一幅名为《十六垂云沜》的山水画时的感受。作者表示自己之前从未见过如此出众的山水画作,对于画中的垂云沜景色感到非常惊叹,仿佛自己置身其中。面对如此美景,作者不禁产生了强烈的归乡之情。他意识到自己的旅途已经走到了尽头,双足已经走得疲惫而发热,渴望能够回到自己的故乡。这种渴望归乡的情感如同洗净了作者内心的尘埃,使他心灵得到了净化。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在李公麟山庄观赏一幅山水画时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苏辙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画中的垂云沜景色,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这幅画作的震撼之情。通过这一景色的描绘,作者将自己的归乡之情融入其中,使诗词充满了浓厚的个人情感。

诗词中的"路穷双足热"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长途跋涉的辛劳和疲惫。"为我洗磐陀"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归乡的渴望,将山水画中的清新景色与内心的净化相联系。整首诗词通过对于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交织描绘,展示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的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它展示了苏辙才情横溢的写作风格,以及对于家乡和自然美的热爱。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六垂云沜拼音读音参考

tí lǐ gōng lín shān zhuāng tú qí shí liù chuí yún pàn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六垂云沜

wèi jiàn chuí yún pàn, qí rú guī xìng hé.
未见垂云沜,其如归兴何。
lù qióng shuāng zú rè, wèi wǒ xǐ pán tuó.
路穷双足热,为我洗磐陀。


相关内容11:

立秋後

病中郭尉见访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三王维吴道子画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

次韵温守李钧见寄兼简毛大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将出洛城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引观杨惠之塑宝
    寺古依乔木,僧闲正莫年。为生何寂寞,爱客尚留连。虚牖罗修竹,空厨响细泉。坐听谈旧事,遍识洛......
  •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六此君亭
    绿竹不可数,孤亭一倍幽。色分岩石润,梢出涧松修。雪节寒方见,春萌旱不抽。故山多此物,长恨未......
  • 买炭
    苦寒搜病骨,丝纩莫能御。析薪燎枯竹,勃郁烟充宇。西山古松栎,材大招斤斧。根槎委溪谷,龙伏熊......
  •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
    蜻蜓飞翾翾,向空无所著。忽然逢飞蚊,验尔饥火作。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若无饥渴患,何贵一......
  • 赠李简夫司封
    平生谈笑接诸公,归老身心著苦空。往事少能陪晤语,新诗时喜挹清风。形骸摩诘羸偏健,笔札西台晚......
  • 孔君亮廊中新葺阙里西园弃官而归
    宦情牢落苦思归,君侧无人留子思。手种松筠须灌溉,亲修寝庙忆烝祠。定应此去添桃李,还似旧茔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