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露香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9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露香亭

宋代  苏辙  

重露覆千花,繁香凝畦圃。
不忍日将晞,散逐微风去。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露香亭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露香亭翻译及注释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露香亭》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清晨的景色和花香的美好。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露香亭
重露覆千花,繁香凝畦圃。
不忍日将晞,散逐微风去。

译文:
露水重重地覆盖在千朵花上,繁花的香气凝结在花坛上。
不忍心看日光将要出现,花香随微风飘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色,露水覆盖在绽放的花朵上,花香弥漫在花坛中。作者不忍心看到太阳升起,因为这意味着花香将会被风吹散,美好的景象也将逐渐消失。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和无奈。

赏析:
苏辙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通过露水覆盖在花朵上和花香凝结在花坛上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清新的气息和花香的浓郁。诗中的"重露"和"繁香"都形容了花朵的美好,给人一种视觉和嗅觉上的享受。而"不忍日将晞,散逐微风去"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瞬间的离别之情,同时也展示了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易逝的主题。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晨的花园,感受到了花香的美好和短暂的存在。它呈现了自然界的景色和人情的感受,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慨。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露香亭拼音读音参考

hé wén yǔ kě yáng zhōu yuán tíng sān shí yǒng lù xiāng tíng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露香亭

zhòng lù fù qiān huā, fán xiāng níng qí pǔ.
重露覆千花,繁香凝畦圃。
bù rěn rì jiāng xī, sàn zhú wēi fēng qù.
不忍日将晞,散逐微风去。


相关内容11:

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九日独酌三首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九日三首
    早岁寡欢意,衰年仍病缠。客居逢九日,斗酒破千钱。萸菊惊秋晚,儿孙慰目前。登高懒不出,多酌任......
  •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莫言三谪远,归路近庾岭。谁怜东坡穷,垂老徒此景。幸无薪炭役,岂念冰雪冷。平生笑子厚,山水记......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九峰之杉,逍遥之柟。易直且修,弗斫而堪。新堂有严,四星在南。朝堥之仪,万民所祗。...
  •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
    少年真狷浅,射策本粗疏。欲广忠言地,先收众弃余。流离见更化,邂逅奉除书。赵孟终知厥,他人恐......
  •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去年旅都城,三月不求宅。彼哉安知我,争静习礼迹。三已竟无怨,心伏鸷鸟百。无私心如丹,经患发......
  •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蛩知秋候时鸣壁,香碍蒲帘不出门。隐几无言心有得,南窗晴日暖侵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