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放闸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0

放闸二首

宋代  苏辙  

闸空非有碍,水静为谁兴。
开闭偶然异,喧豩自不胜,浮舟万斛升。
岸摇将落木,鱼困或投罾。
汹涌曾谁止,萧条远欲凝。
力争知必折,少待亦何能。
一发临流笑,微言早服膺。

放闸二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放闸二首翻译及注释

《放闸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放水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闸空非有碍,水静为谁兴。
开闭偶然异,喧豩自不胜,浮舟万斛升。
岸摇将落木,鱼困或投罾。
汹涌曾谁止,萧条远欲凝。
力争知必折,少待亦何能。
一发临流笑,微言早服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放水闸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水闸的开放与关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头两句写道:“闸空非有碍,水静为谁兴。”意思是水闸本身并没有什么阻碍,水静下来到底是为了谁而兴起。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人生的疑问,即人生的起伏变化究竟是为了什么。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水闸的开闭情景,“开闭偶然异,喧豩自不胜,浮舟万斛升。”水闸的开闭是偶然的,不可预测的,这种喧闹和喧嚣也是无法承受的,浮舟被升起。这里可以理解为人生的变迁和起伏是不可避免的,人们无法控制和承受这种变化。

接着的几句写道:“岸摇将落木,鱼困或投罾。汹涌曾谁止,萧条远欲凝。”描绘了水闸开放时岸边树木摇曳,鱼儿可能会被捕获。水势汹涌,却没有人能够停止它,而荒凉之景愈发凝固。

接下来的两句“力争知必折,少待亦何能。”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力图改变命运的思考。无论多么努力,都可能会折戟沉沙;而稍稍等待,又有何能改变呢?

最后两句“一发临流笑,微言早服膺。”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态度。在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时,作者选择以微笑迎接,早早接受人生的安排。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水闸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变迁的思考和对于命运的感慨。作者认识到人生的起伏是无法避免的,人们力争也许会失败,但在面对这一切时,作者选择以微笑和接受的态度来面对。这种坦然和豁达的心境是作者对于人生智慧的体现。

放闸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fàng zhá èr shǒu
放闸二首

zhá kōng fēi yǒu ài, shuǐ jìng wèi shuí xìng.
闸空非有碍,水静为谁兴。
kāi bì ǒu rán yì, xuān bīn zì bù shèng,
开闭偶然异,喧豩自不胜,
fú zhōu wàn hú shēng.
浮舟万斛升。
àn yáo jiāng luò mù,
岸摇将落木,
yú kùn huò tóu zēng.
鱼困或投罾。
xiōng yǒng céng shuí zhǐ,
汹涌曾谁止,
xiāo tiáo yuǎn yù níng.
萧条远欲凝。
lì zhēng zhī bì zhé,
力争知必折,
shǎo dài yì hé néng.
少待亦何能。
yī fà lín liú xiào,
一发临流笑,
wēi yán zǎo fú yīng.
微言早服膺。


相关内容11:

病中贾大夫相访因游中宫僧舍二首

谢呈寇相公召宴

闰八月二十五日菊有黄花园中粲然夺目九日不

示资福谕老

啄木鸟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故枢密宋给事挽歌三首
    宸游方扈從,移疾废枢机。步辇亲临问,肩舆遽告归。忽闻号左毂,旋见泣中闱。城郢遗言切,忠魂定......
  • 依韵和冯亚见赠
    君向城中住,淳风想独还。相逢多解梦,不见少开颜。期约多寻药,商量共买山。羡予庭际石,重叠藓......
  • 寄赠长安孙紫微
    带掌丝纶出镇时,乐天当日未如之。九迁官职光鵷鹭,百二山河壮虎貔。汉殿旧题司马赋,秦楼新唱舍......
  • 知府石太尉闲抱瑶琴荣临圭窦烧筍供膳刻竹题
    分茆人忽到茅斋,踏破溪边万点苔。却恐歌钟喧静境,随轩祇背古琴来。...
  • 送唐肃察院赴东川提刑
    按察东川十四州,几多山水似蓬丘。清时应喜无冤雪,赢得乘骢到处游。...
  • 咏怀
    静顾身兼世,何须哂复吁。境牵情各有,道断事皆无。拜少腰宁负,眠多眼不辜。权豪任相笑,适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