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临江仙(四景)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过
2025-09-07

临江仙(四景)

宋代  刘过  

写景  抒情  羁旅  思乡  

半雨半晴模样,乍寒乍热天时。
榴花香逐湿风飞。
绿云翻翠浪,水急转前溪。
谁识清凉意思,珊瑚枕冷先知。
秋光预若借些儿。
剩催金粟闹,纱魄好扬辉。

临江仙(四景)作者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临江仙(四景)翻译及注释

《临江仙(四景)》是宋代刘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雨半晴模样,
乍寒乍热天时。
榴花香逐湿风飞。
绿云翻翠浪,
水急转前溪。
谁识清凉意思,
珊瑚枕冷先知。
秋光预若借些儿。
剩催金粟闹,
纱魄好扬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景色和气候变化,通过描写天气的变幻、花香的飘散以及水流的急转等细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中融入了清凉、珊瑚、秋光等意象,使整首诗词充满了浪漫和意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江边的景色和气候变化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首句“半雨半晴模样,乍寒乍热天时”描绘了天气的变幻,既有雨水的清凉,又有阳光的温暖,给人一种变幻莫测的感觉。接着,诗中描绘了榴花的香气随着湿风飘散,绿云翻动如翠浪,水流急转前溪,形象地描绘了江边的景色和动态。这些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江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诗中提到了“谁识清凉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清凉之感的思考,清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宁静、净化的心境。珊瑚枕冷先知的形象描写了作者的寂寞和对未来的预知。最后两句“秋光预若借些儿,剩催金粟闹,纱魄好扬辉”,以秋光、金粟、纱魄等形象,给人以视觉和感觉上的愉悦,也暗含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繁华。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意象为基础,通过描写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富有诗意的美感体验。

临江仙(四景)拼音读音参考

lín jiāng xiān sì jǐng
临江仙(四景)

bàn yǔ bàn qíng mú yàng, zhà hán zhà rè tiān shí.
半雨半晴模样,乍寒乍热天时。
liú huā xiāng zhú shī fēng fēi.
榴花香逐湿风飞。
lǜ yún fān cuì làng, shuǐ jí zhuǎn qián xī.
绿云翻翠浪,水急转前溪。
shuí shí qīng liáng yì sī, shān hú zhěn lěng xiān zhī.
谁识清凉意思,珊瑚枕冷先知。
qiū guāng yù ruò jiè xiē ér.
秋光预若借些儿。
shèng cuī jīn sù nào, shā pò hǎo yáng huī.
剩催金粟闹,纱魄好扬辉。


相关内容11:

汉宫春

贺新郎(次辛稼轩韵寄呈)

浣溪沙(夜饮潘舍人家,有客携家妓来歌)

鹧鸪天(丁卯岁寿太夫人)

桃源忆故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西江月
    申刻雨大作,酉刻已开霁,三更月出。赏月几成喜雨,开尊仍间围棋。令人却忆敬斋词。小饮不妨文字......
  • 浣溪沙(次李茂叔韵)
    仙子凌波袜有尘。翰林_藻笔如神。此花此曲两无伦。不与妆台簪宝髻,却来书阁伴幽人。恨无佳客只......
  • 满江红(同襄阳帅泛湖)
    猎猎风蒲,画船转、碧湾沙浦。都不是、蓼汀桃岸,橘洲梅渚。指点山公骑马地,经是羊祜登山处。悄......
  • 哨篇
    侧按《稼轩词》。近腊景和,故山可过,足下听余述。便自往山中,憩精蓝,与僧饭讫。北涉灞川,明......
  • 卜算子
    摘蕊暝禽飞,倚树悬冰落。下竺桥边浅立时,香已漂流却。空径晚烟平,古寺春寒恶。老子那花第一番......
  • 鹧鸪天(席上戏作)
    秋月明眸两鬓浓。衫儿贴体绉轻红。清声宛转歌金缕,纤手殷勤捧玉钟。娇娅姹,语惺松。酒香沸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