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桃源忆故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莘
2025-07-18

桃源忆故人

宋代  汪莘  

忆故人  

人间只解留春住。
不管秋归去。
一阵西窗风雨。
秋也归何处。
柴扉半掩闲庭户。
黄叶青苔无数。
犹把小春分付。
梅蕊前村路。

桃源忆故人作者简介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桃源忆故人翻译及注释

《桃源忆故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汪莘。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间只解留春住。
不管秋归去。
一阵西窗风雨。
秋也归何处。

柴扉半掩闲庭户。
黄叶青苔无数。
犹把小春分付。
梅蕊前村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怀念故人的情感,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春天和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只希望留住春天的美好,而对秋天的归去漠不关心的心态。诗人借助风雨的描写,表现了西窗下的离愁别绪。虽然秋天归去,但是作者并不知道秋天去了哪里。

诗中描述了一个安静的庭院,柴门半掩,庭院中覆盖着无数的黄叶和青苔,展现了秋天的凄凉景象。作者将小春(指春天)的美好嘱托给梅蕊前的村路,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桃源忆故人》通过对春秋两季景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的春天象征着美好和生机,而秋天则象征着衰老和离别。作者希望能够永远留住春天的美好,而对秋天的归去却漠不关心。这种情感上的反差,凸显了作者对故人的特殊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中的描写细腻而贴切,通过描绘柴门、黄叶、青苔等细节,刻画了一个静谧而凄凉的庭院景象,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离愁之感。最后,诗人将对故人的思念寄托于梅蕊前的村路,表达了对故人永远不会忘怀的承诺和祝福。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通过对春秋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庭院和村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忧伤。这首诗词既有着鲜明的宋代特色,又凸显了人类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桃源忆故人拼音读音参考

táo yuán yì gù rén
桃源忆故人

rén jiān zhǐ jiě liú chūn zhù.
人间只解留春住。
bù guǎn qiū guī qù.
不管秋归去。
yī zhèn xī chuāng fēng yǔ.
一阵西窗风雨。
qiū yě guī hé chǔ.
秋也归何处。
chái fēi bàn yǎn xián tíng hù.
柴扉半掩闲庭户。
huáng yè qīng tái wú shù.
黄叶青苔无数。
yóu bǎ xiǎo chūn fēn fù.
犹把小春分付。
méi ruǐ qián cūn lù.
梅蕊前村路。


相关内容11:

画堂春

好事近(拥绣堂看天花)

好事近(丙寅重阳)

虞美人(送张监税)

武陵春(舟行三衢间,江干梅盛开,为风雨所妒,赋此以惜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鹧鸪天(丁卯岁寿太夫人)
    诞节初开七_祥。今秋仍喜十分凉。称觞堂下孙和息,备福人间寿且康。从庾岭,到章江。两州元自接......
  • 浣溪沙(夜饮潘舍人家,有客携家妓来歌)
    小雨收晴作社寒。月桥花院篆香残。杏腮桃脸黛眉弯。歌拂燕梁牵客恨,醉临鸾镜怕人看。良宵春梦绕......
  • 贺新郎(次辛稼轩韵寄呈)
    邂逅非专约。纪当年、林堂对竹,艳歌春酌。一笑乘鸾明月影,馀事丹青麟阁。待宇宙、长绳穿却。念......
  • 柳梢青
    雨后天涯。微云送晚,过尽归鸦。何处开尊,海棠亭小,飞燕风斜。有人粲玉娇花。更翳凤、曾游帝家......
  • 临江仙
    数叠小山亭馆静,落花红雨园林。画楼风月想重临。琵琶金凤语,长笛水龙吟。青眼已伤前遇少,白头......
  • 水龙吟(赓韵中秋)
    晚晴一碧天如水,风约尘埃都扫。素娥睡起,玉轮稳驾,初离海表。碾破秋云,涌成银阙,光欺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