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淮口军葬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9-07

淮口军葬

唐代  罗隐  

一阵孤军不复回,更无分别只荒堆。
莫言赋分须如此,曾作文皇赤子来。

淮口军葬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淮口军葬翻译及注释

《淮口军葬》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军队葬身战场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空虚和残酷的思考。

中文译文:

一阵孤军不复回,
更无分别只荒堆。
莫言赋分须如此,
曾作文皇赤子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过后的冷清画面,表现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当战斗结束后,孤独的军队再也没有回来,只有一片废墟和荒凉。诗人通过这四句简洁而有力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和疑问。诗人说“莫言赋分须如此”,意思是不要再写赋诗来赞扬战争,也不要再去分辨战争的胜负,因为战争只会带来死亡和毁灭。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曾经在诗作中赞颂文皇的赤子之功,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反思自己曾经对战争的赞美和渲染,以及对战争中残酷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简洁而意味深长,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质疑,唤起人们对战争的思考和反思,表达了对战争的痛苦和对和平的向往。

淮口军葬拼音读音参考

huái kǒu jūn zàng
淮口军葬

yī zhèn gū jūn bù fù huí, gèng wú fēn bié zhǐ huāng duī.
一阵孤军不复回,更无分别只荒堆。
mò yán fù fēn xū rú cǐ, céng zuò wén huáng chì zǐ lái.
莫言赋分须如此,曾作文皇赤子来。


相关内容11:

华州榜寄诸门生

南阳小将张彦硖口镇税人场射虎歌(一作白居易诗)

星精亭

董仲舒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出京别崔学士
    一从门馆遍投文,旋忝恩知骤出群。不道鹤鸡殊羽翼,许依龙虎借风云。命奇未便乘东律,言重终期雪......
  • 忆江西并悼亡友
    前心奈兵阻,悔作豫章分。芳草未归日,故人多是坟。帆行出岫雨,马践过江云。此地一樽酒,当时皆......
  • 乱后逢友人
    沧海去未得,倚舟聊问津。生灵寇盗尽,方镇改更贫。梦里旧行处,眼前新贵人。从来事如此,君莫独......
  • 金陵思古
    杜秋在时花解言,杜秋死后花更繁。柔姿曼态葬何处,天红腻白愁荒原。高洞紫箫吹梦想,小窗残雨湿......
  • 汉南怀友人
    此身西复东,何计此相逢。梦尽吴越水,恨深湘汉钟。积云开去路,曙雪叠前峰。谁即知非旧,怜君忽......
  • 金陵怀古
    古来无此战争功,日日戈船卷海风。一遇灵鳌开睡眼,六朝灰尽九江空。...